第十章 外出訪賢(1 / 2)

轉眼到中平五年十二月,在軍中事務處理得差不多後,趙信慢慢著手城中政務,首先一條是減免百姓稅收,減免有漢一來這樣那樣的稅,有的不合理的則直接免掉,鼓勵商人從商,減免商業稅.鼓勵開荒墾田,幫助提供農具、種糧,開墾出的田地前五年不用繳稅,隻需把餘糧以市價賣給官府即可,大力提高汝南的糧產.基於汝南的人口比較少,所以鼓勵生育,有生三子及以上者,府中獎給錢糧;大力吸引流民,貸給流民口糧,流民隻要在汝南開荒墾田,提供農具、糧種,可用來年所收之糧償還.大力修築民房,提供給汝南百姓及所來之流民所用.大肆煉鐵,以為軍用和農用,興修水利.在城中開辦義學,鼓勵辦學.百姓可以役代稅.

當荀-看到趙信提出的這些措施時,簡直驚呆了,荀-初到汝南時,那時趙信就把汝南政務扔給了荀-,所以荀-還以為這位主公不善政務呢,誰曾想趙信在政務方麵也是如此精通呢.

看到荀-的呆樣,趙信心裏偷笑,心想自己多了這千多年的常識,搞定這些還不是小菜一碟,況且自己隻是提出大概的條陳,具體還要荀-去辦.

除此之外,趙信還在汝南開辦招賢館,但凡有一技之長者,不管出身如何,都一概錄用.趙信還跟荀-言明,軍隊將要實施軍屯,城中也可實施民屯,這樣汝南一年之後,糧草就可自給.

趙信把這一切都處理完時,已是中平六年初,趙信把軍務交給郭嘉和太史慈,把政務交給荀-,帶著典韋和一百親兵及大量的財帛出去訪賢.趙信心想自己現在急需各方麵的人才,將領現時隻有典韋和太史慈,這二人現在都隻會衝鋒陷陣,其他的謀士、文吏都還差很多.有的自己知道這些人才所在的,又來不及去訪的,都直接派人去請,心想趙雲一定要收入自己囊中,這時趙雲應該還在常山真定,所以大方向是往常山去的.

趙信每到一地,都會派人打聽此地有什麼人才,這日來到譙縣,心想這時許褚這猛將不知在不在此地,派人出去打聽,卻沒什麼結果,心中懊惱,正要離開北上.快離開的時候,猛地想自己真是笨蛋,許褚現在肯定還沒出名,不過要找許褚應該不難,隻要打聽到這附近哪裏有許氏一族就行了.馬上回城,派人去打聽許氏一族的下落.不久回報找到這許族了,馬上帶人去了.

原來這許氏一族所居之地名為許家村,村中多為許氏子弟,打聽到許褚的住處,到許褚家時,許褚卻不在,原來和族中兄弟到山上打獵去了.等到傍晚,許褚打獵回來,這時趙信要許褚追隨他建功立業,許褚立馬就答應了.原來這時許褚還隻二十餘歲,誰知道他許褚是那根蔥啊,聽聞趙信這汝南太守親自來尋訪自己還不立馬出山.安排許褚的家人及一些願意追隨趙信的許氏子弟的家人到汝南去,寫信給荀-好生安置他們,帶著許褚、典韋他們就出發了.許氏子弟追隨趙信的有十餘人,個個武藝都還過得去,其中尤以許通、許敢二人最為突出.這一路,典韋可就開心了,不停的拉著許氏子弟比武較技,這時許褚還不是典韋對手,所以一個不行就兩個,兩個不行就三個,甚至四個,許通、許敢二人聯手就能敵住典韋,許褚一人跟典韋鬥個五十合,這一路下來武藝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路上派人到陽平衛國去召樂進,派人去西涼尋訪龐德,轉道冀州,趙信欲招攬張-.

這時張-在冀州刺史韓馥帳下任軍中司馬,此時還默默無聞.趙信心想此時自己去招攬張-,他不一定跟隨自己,抱著試試的心裏就帶人去了.

傍晚帶人多帶禮物到張-家去,此時張-已經回來.聞汝南太守趙信來拜,簡直是有點莫名其妙,心想自己從不認識這趙信,不知此人來此何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