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聲威初振(1 / 2)

一日,曹操矯詔到汝南,趙信得到矯詔,大會文武商議起兵一萬五千起兵去跟曹操會盟.

趙信帶趙雲、龐德、太史慈、許褚、典韋、郭嘉、徐庶、田豐出兵,張遼、張-、樂進、荀-、荀攸、辛毗、劉曄、審配留守.

曹操檄文發去後,各路諸侯起兵相應:第一路,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路,冀州刺史韓馥;第三路,豫州刺史孔-;第四路,兗州刺史劉岱;第五路,河內太守王匡;第六路,陳留太守張邈;第七路,汝南太守趙信;第八路,東郡太守喬瑁;第九路,山陽太守袁遺;第十路,濟北相鮑信;第十一路,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二路,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三路,徐州刺史陶謙;第十四路,西涼太守馬騰;第十五路,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六路,上黨太守張楊;第十七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八路,渤海太守袁紹,共十八路諸侯起兵響應.

趙信引大軍到時,曹操接著,曹操道:"與子誠相別,不想已經一年有餘,操可是想念的很,每想及子誠的文采,操真是深感佩服."

趙信心想我如今帶兵而來,你卻使勁恭維我的文采,這不是瞧不起我麼,什麼時候讓你見識一下我的厲害.

於是道:"一年不見,孟德風采依然,真是可喜可賀啊."

兩人客氣完後,趙信見過幾路先到的諸侯,有徐州刺史陶謙、東郡太守喬瑁、陳留太守張邈.

接連幾日都有諸侯引大軍到來,趙信一一見過,有客氣的,有熱情的,有傲慢的.

不一日,公孫瓚引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到來,之後其他各路諸侯也至.曹操宰牛殺馬,大會諸侯,商議進兵之策.河內太守王匡道:"如今十九路諸侯,不相統屬,以我之見,須立一盟主,約束眾人,然後進兵."眾人都稱善,相互舉薦盟主人選,最後眾人都同意以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

趙信大帳,郭嘉道:"今日,眾人皆以袁本初為盟主,為何主公卻有不屑之意."

趙信道:"袁本初徒欲效周公之禮賢下士,卻無用人之明,任人唯親,其人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義.以此等人為盟主,我隻怕我們此行會無功而返."

徐庶、田豐、郭嘉稍稍一想,都深以為然,見趙信有如此識人之明,都大感歎服.

次日,眾諸侯歃血為盟後,盟主袁紹道:"如今紹添為盟主,各位各聽調遣,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國有國法,軍有軍規,各位須自遵守,不得違犯."

眾人心想既然以你為盟主,自然要聽你調遣.

袁紹道:"令袁術總督糧草,調撥諸營,勿使有缺.但須一人為我大軍先鋒,直抵汜水關挑戰,其餘各據險要,以為接應."

長沙太守孫堅道:"堅願為前部."

袁紹道:"文台驍勇,可為先鋒."

於是孫堅引軍殺奔汜水關而去.

趙信大營,趙信道:"公等今日見否,袁紹以袁術總督軍馬,袁術此人胸襟狹小,我恐怕孫文台此去凶多吉少."

眾人皆道:"主公所慮極是."

不二日,孫堅大敗.袁紹聚眾相商,眾人皆至,袁紹道:"不想華雄如此厲害,連孫文台也不是敵手,如今我大軍銳氣盡挫,如何是好?"

趙信背後,趙雲、太史慈、龐德、許褚、典韋、郭嘉、徐庶、田豐聽得此言都看看趙信,再目視袁術,直看得袁術毛骨悚然.

一會,探子來報,華雄下關挑戰.袁紹道:"誰敢去戰華雄?"

袁術背後驍將俞涉道:"小將願往."

趙信心想,你去不是找死嗎!

即時來報,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被華雄斬了.

冀州刺史韓馥道:"我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袁紹令其出戰,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

袁紹道:"可惜我上將顏良、文醜未至,隻要有一人在此,何懼華雄!"

趙信心想,你騙鬼呢,說不定那二人正在你營中.心想曹操你小子真陰,有夏侯敦、夏侯淵兩員大將也不出戰,你既然看不起我趙信,今日就小小的陰你一把.

於是對袁紹道:"聞孟德有上將夏侯敦,可斬華雄."

袁紹忙令出戰.曹操心裏這個氣啊,心想趙信,我跟你有仇麼,忙吩咐夏侯淵前去掠陣.

一柱香的時間,飛馬來報,夏侯敦與華雄戰四十餘合,受傷敗下陣來,夏侯淵死命救回,未幾,夏侯淵扶著帶傷的夏侯敦進來,諸侯大驚失色.一會,探子來報,華雄引軍回關去了.眾人麵麵相覷,趙信安心坐著,公孫瓚北海劉備三兄弟冷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