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喜得二城(1 / 2)

會後,留下郭嘉、荀-、荀攸、徐庶、田豐、張遼、張-、趙雲、太史慈、龐德、許褚、華雄、典韋、樂進等人秘議.

趙信開著眾人道:"各位對今日之事所議有何看法?"

徐庶道:"袁術難道沒有探子在汝南麼!"

趙信一聽這句話,就知道徐庶已經明白自己的意圖了,看著眾人,有露出原來如此神色的,有微微一笑的,有不急不躁的,有瞪大眼睛的.

趙信道:"今日,我們搞出這麼大的動靜,袁術在汝南的探子,必定會千方百計地探聽我們今日所議之事,即使探不到,也能找到一絲蛛絲馬跡,所以我們保密工作做的越好,袁術對我們將在春耕完會發動進攻這件事更加肯定.不過,此等計謀也隻能瞞滿袁術這無謀之人.我們將在十日後,進攻袁術,眾將回去秘密準備,此事絕不能露出蛛絲馬跡.令明、子龍、子義、俊-、子滿、仲康、奉孝、公達、元直、元皓到時隨我出征,文遠、子健(華雄字,杜撰的)、文謙、文若領兩萬人馬謹守汝南.子龍兩萬步軍、兩千馬軍去攻南陽,子義、子滿、公達、元直隨子龍去,子龍遇事多多與元直、公達商量,我帶兩萬步軍、三千馬軍去攻信陽,令明、俊-、仲康、奉孝、元皓隨我一起去."

十日一晃即過,這兩路人馬悄悄向目的地進發.

而趙信為了能夠迅速攻下信陽、南陽二地,準備可謂十分充足,早在十日前,就分別派出各兩百人扮作商人分批進入信陽、南陽二地,約定時刻一齊攻向南門.

且說趙信帶兩萬三千人馬,所過之地,望風而降,各縣基本上都沒有做好準備,不幾日來到信陽城下.

卻說信陽主將雷薄聞知趙信正在全力著手春耕事宜,要攻也要等春耕完畢之後,想至少還有兩個月,所以城中的戒備就有所放鬆.聞知趙信帶兵來攻,氣的暴跳如雷,要不是副將陳蘭提醒他當年在虎牢關下趙信麾下趙雲、典韋是如何英勇,就差點帶兵出去和趙信軍決一死戰了.當下,派人星夜去壽春、合肥、南陽三地求援.自領一萬兵馬守北城,其餘三門各布置五千兵馬,令陳蘭領五千兵馬在城中往來接應.

趙信領兩萬三千兵馬在信陽城北下寨,令張-領八千兵馬悄悄繞去信陽城南埋伏,令其第二日午時攻城.自己率一萬五千兵馬猛攻北城,一人下來損失了千餘兵馬,第二日早晨,仍舊令龐德、許褚二將率兵猛攻,至午時稍歇.

雷薄在城中見趙信隻率軍猛攻北城,就從其餘各門各調了一千兵馬支援北城.這日,午間見敵軍攻勢稍歇,忙令軍士換防.一頓飯還沒吃完,猛地聽見城中殺聲大作,隻不久見陳蘭騎馬飛奔北城而來,下馬對雷薄道:"將軍,南門已失,如今敵軍勢大,將軍快出城去吧."原來南門兩日都沒有人攻城,守城士兵心想敵軍從北而來,應該不會來攻南門,再加上午時吃飯時,鬆懈了很多.張-率兵攻城時,守軍卻惶惶然不知所謂,城中內應見自家軍隊來攻,二百人一齊衝向城門,多了城門,放趙信軍近來.隻一會,張-率軍衝擊城中,南城守軍或降或者,沒有多少人抵抗.張-奪了南城,正要帶軍往北門而去,碰見陳蘭聞南城又敵軍來攻,正帶軍往南城接應.隻頓飯功夫不到,陳蘭的五千軍馬便大敗虧輸,陳蘭見情形不對,先一步往北城趕來報知雷薄.雷薄道:"北城還有一萬五千兵馬,你隨我點起軍馬殺奔南城,把敵軍趕出城去."話剛說完,卻聽北門外喊聲大作,敵軍又攻城了.陳蘭不由催道:"將軍,快從東城走."當下二人隻來得及點起軍馬,正欲往東城去,張-兵到,二人倉惶間隻帶得一二千兵馬,往東門去了.張-也不追趕,揮兵衝上北城,袁術軍間雷、陳二人逃走,哪裏還有鬥誌,大部投降了,負隅頑抗的都被殺了.當下張-放北門外趙軍進來,兩軍會合,擋者披靡.西門的守軍竟然全降了,東門守軍隻一千餘人來得及跟雷、陳跑了,其餘見大事不妙,也降了.

雷薄、陳蘭二人出得城來,都慶幸得脫,當下領著三千軍馬飛似的往合肥逃命去了.逃到離城三十裏山坳時,微微喘了口氣,正欲領軍衝出這山坳.突地,見山坳無數兵馬呐喊直衝而來,二人魂飛魄散,死命向前.

原來趙信早料到雷、陳二人兵敗後會走東門,於是派龐德率一千兵馬伏在這往南必經的山坳中.見雷、陳二人率敗兵而來,龐德本來想等他們經過時殺出,沒想到二人半死不活的在這裏停了一下,當下毫不猶豫的殺出.雷薄死戰得脫後,身後隻有五十餘人跟隨,陳紀為擋住龐德,四五合下來,就被龐德擒住.此戰下來,斬首七百,降兩千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