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道左相逢(2 / 3)

可高順也不是吃素的,雖然武藝不及甘寧,可麾下的將士比蘇飛部下的兵馬可強了太多.高順一走入陣中,便指揮兵馬有條不紊的接戰.若非蘇飛來的及時,以甘寧之勇,恐怕早晚也會為高順所擒.見甘寧尤自不知死活的和蘇飛一道領兵衝殺過來,高順冷笑一聲,指揮兵馬將其團團圍住.甘寧等人在陣中左衝右突,卻總是難以順利突破.眾趙兵在高順的指揮下,往來接應,漸漸將甘寧等人壓在一個圈子裏.蘇飛救甘寧心切,隨他衝殺進來的兵馬本就不多,隻這一陣交戰,跟隨在他們身邊的兵馬隻餘數百人而已,其餘大部兵馬都留在戰陣外圍.

甘寧見情勢危急,再這樣下去,這些人非得被敵軍磨光不可.甘寧連出數槍,擊殺數名趙兵,高聲對蘇飛道:"將軍,隨我來",一馬當先往陣邊衝去.蘇飛領人緊隨其後.

甘寧等人一番死命衝殺,終於殺出層層重圍.甘寧渾身帶傷,蘇飛全身上下傷痕累累,鮮血淋淋.回顧身旁,隻餘十數人,還多有帶傷者.不敢稍作停留,甘寧護著蘇飛往斜刺裏便退.

比及張遼領兵來接應,高順已經殺敗蘇飛兵馬.兩人合兵一處,朝劉繇所部殺去.臧霸、董襲二人正將劉繇殺得毫無還手之力呢,要不是指望著黃祖二人殺敗身後敵軍再來接應的話,估計劉繇早就領兵撤退了.這時見黃祖、蘇飛二人都被殺敗,劉繇哪裏還敢久留,什麼都顧不上了,領兵往斜刺裏便退.

張遼等人分兵三路追去,直追得劉繇落荒而逃,將其部下兵馬幾乎屠戮殆盡,劉繇隻身得脫.

這一番廝殺,直殺得劉軍血流成河,屍積如山,近萬劉軍喪身隕命,數千人被擒.張遼等人大勝而回,一邊整頓兵馬,一邊派人去探敵軍消息,另安排與眾將慶功.

黃祖帶傷而回,自然不會有好臉色給蒯越看,若非蒯越深得劉表看重,黃祖非跳起來指著他大罵一通不可.蒯越哪裏知道自己的引蛇出洞之計偏偏碰上了張遼等人意欲將劫營的敵軍殺個精光的布置,兩軍又陰差陽錯的錯過,致使黃祖損兵折將.折了萬餘人馬,加上上一次折損的兵馬,已將近兩萬,剩下的也不過兩三萬多人馬而已.憑這三萬多人馬,黃祖根本不知道還怎生與張遼為敵.雖然張遼那方也有折損,不過算來比黃祖這方損失小多了,這樣一來,兩方兵馬幾乎相當,黃祖這方就算占有優勢也有限得緊.

黃祖回營沒多久,蘇飛等人領兵狼狽逃回,不久,劉繇也領著殘兵敗將而回.黃祖真是連上吊的心都有了.軍營之中一片傷兵哀嚎之聲,弄得黃祖更是心煩意亂.蒯越欲待勸慰黃祖一番,可一看黃祖的臉色,到了嘴邊的話硬生生的咽了回去.

等黃祖心情稍稍平複了之後,為大局著想,蒯越不得不主動站出來,與蘇飛等人相約一起去見黃祖,正好蘇飛也有事要求見黃祖.蘇飛和甘寧雖然都渾身是傷,卻都非重傷,否則二人流了這麼多血恐怕早就一命嗚呼了,包紮用藥過後,二人基本上沒什麼大礙.

來到黃祖帳外,通報進去,黃祖令人請入.進到帳中,黃祖正在不安的走來走去,臉色比兵敗逃命時也好不了多少.看到蒯越等人掀帳而入,黃祖一邊令人設座,一邊走回自己主位,坐了下來.

蒯越雖知黃祖此人實在不足與謀大事,奈何黃祖深得劉表信任,委之以如此重任,眼下情勢,不是計較這些個個人得失的時候.看黃祖適才的樣子,蒯越便知黃祖到現在恐怕還未從戰敗的陰影下走出來,由此可見黃祖此人實在不成氣候,要想等他拿出個主意來,更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劉表對蒯越有知遇之恩,蒯越自然要為他盡心盡力.黃祖這個樣子,蒯越看著也不是個事,便出言道:"如今戰事不利,不知將軍作何打算?"

黃祖這段時間哪裏在考慮今後怎麼用兵的事,隻是暗自生悶氣而已,聽蒯越這麼一說,這才驚覺當前罪重要的問題是如何應付眼前的局勢.劉表讓黃祖領五萬兵馬來取吳、會,誰知才剛接戰,便折損了大半兵馬,眼下退也不能,進也不能,身處兩難境地,不尷不尬的,真是令人苦惱不堪.黃祖自己實在拿不定主意,隻得求教於蒯越道:"依先生之見,我等下一步該怎麼辦?"

在出兵攻討趙信一事上,劉表並未跟蒯越相商,甚至跟荊州眾文武也沒怎麼商議.劉表倉促間做出這樣的決定自然令荊州眾人大吃一驚,打聽一番之後,才知道是劉備、孔明二人盡力促成此事的.劉表在孔明半激半勸,連捎帶打之下,終於果決了一回,等荊州眾人得知這個消息之後,事情基本上已經沒有轉圜的餘地了.對於此時出兵攻討趙信,蒯越也認為是最好的時機,趁趙信在河北與袁紹大戰之際,出兵攻之,必收奇效.自趙信崛起以來,就沒有人敢看輕他,但是看重歸看重,世人對趙信的估計還是多有不足,除了趙信自己,恐怕沒有人能知道他的實力究竟到了什麼地步.要在這等動亂年代立足,足夠的兵馬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人才更是少不得.趙信麾下的這些個文武表現出來的才能和其潛在的能力,就算趙信自己也根本做不出準確的判定,何況他人.像蒯越這等有識之士,雖然將趙信已經看得很高了,可難免還是會估計不足.此次蒯越出的計策不能不說稱得上為一條妙計,料到張遼會防備劫營,故此派人將其引出,再伏兵擊之,從兵法上來講,是完全可行的,可蒯越對張遼等人還是估計不足,所以黃祖才會敗在張遼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