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話說的頭頭是道,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尋常人聽了早就為之所動,奈何荀家卻沒有幾個尋常人,荀諶為荀家子弟之中的翹楚,為人處事自有他的原則,豈會為荀攸言辭輕易所動!況且荀攸總是比荀諶低了一輩,雖然年紀差相仿佛,可在荀諶來說,荀攸的話就不是那麼有力了.荀諶對袁紹的忠心非比尋常,荀攸這番話還不能令他動搖.當下對荀攸道:"公達言辭雖利,我又豈能為之所動,兩軍陣前,兵戎相見,多言無益."說罷背過身去,不再理會荀攸.
荀攸遠遠看著荀諶的背影,心中歎息一聲,一時無言.
趙雲看了荀攸一眼,眼神中暗含詢問的意味,荀攸卻未知覺.趙雲身為一軍主帥,也不是沒有主見的人,但以荀攸在趙信跟前的份量,加上他的才智,領軍以來,趙雲自然不會凡事擅專,有事多與荀攸商議.見荀攸尤自出神,趙雲低聲喚道:"先生!"
荀攸神思被這一聲叫喚給拉了回來,轉對趙雲道:"什麼?"
趙雲道:"先生,如今怎麼辦?"勸降不成,當然隻有揮兵攻城一途了,趙雲隻不過白問一聲,聽聽荀攸的意思.
說荀攸有私心也不合適,若荀諶真的聽勸,開城納降,趙軍豈不輕易全取冀州,免了刀兵之禍,豈不為妙.其實荀攸對荀諶這個叔父的性格多少有點了解,知道他不是輕易可以說服的.但荀攸以為在這等劣勢之下,袁紹又已身死,荀諶應該沒有道理再執著於對袁紹的愚忠.可荀諶卻偏偏是個死腦筋,不為親情、言辭所動.
荀攸是何等樣人,趙雲這麼一說,便知其意,頷首道:"揮兵攻城吧!"
趙雲要的就是這一句話,對荀攸道一聲:"先生上馬!"撥馬率隊走回本陣.把槍往城上一指,一聲令下,兵馬如潮往前湧去.
聽見城下動靜,荀諶飛快的轉過身來,在一幹軍士的保護下,探頭察看趙軍的陣列、隊形.隻見旌旗漫漫,迎風款擺,刀光粼粼,迷亂人眼.其軍容之整,前所未見,荀諶今日方知趙信何以能縱橫天下,平定四方,兵鋒所指,無人可擋.側頭看了看身邊的袁兵,荀諶心底歎息不已,比起城下的趙兵,城上的這些袁兵給人家提鞋都不配.如果說荀諶先前還有一絲希望的話,如今已經差不多徹底絕望了,憑手頭這一萬兵馬,想要守住冀州城,簡直比登天還難!除非有奇跡出現.
雙方從實力、氣勢各方麵對比,都不可同日而語.城內一方,袁紹敗亡的消息已人所共知,這對士氣的打擊簡直是難以估量的.先前荀諶瞞下了這個消息,帶著兵馬退保冀州,到了冀州之後,卻再也瞞不住了.於是乎,這些人馬一時都不知現在到底在為誰效力,值不值得為他效力,等等疑惑,困擾著這些人.那時趙雲兵馬還未到來,荀諶一看,這樣下去,這一萬人馬就要散了,說不定還會發生兵變.幾經察訪,荀諶終於知道症結所在,忙傳下令去,父死子繼,身為袁氏之兵,如今自當為大公子袁譚效命,這樣才勉強穩住人心.而城外的趙軍呢,這幾個月來,連連大勝,簡直不可一世.軍中將士人人都盼望著上陣殺敵,人人都想立功受賞,戰意昂然,士氣高漲.跟城內的袁軍相比,簡直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雙方存在這樣的差距,以荀諶的才幹,就算堅守不出,恐怕也守不了幾日!
沒有多久,城外那條寬深的護城河就被趙軍慢慢的填平.這對荀諶又是一個不小的打擊,本來還指望這條護城河擋住趙軍一時的.
看著趙軍一隊隊的往城下衝來,荀諶一邊調度軍兵,針對趙軍接下來的攻勢做好防守準備,心裏卻有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感想.
就城內兵馬現在的士氣,誰肯出力,大都是礙於軍法,才不得不出戰.才不到半日的功夫,冀州城就已經岌岌可危了,若非高厚的城牆的保護,冀州城當日就要被趙軍拿下.
夜幕降臨,趙軍終未能拿下冀州城,退了回去.荀諶看著趙軍退去,鬆了一口氣,緊繃的心弦也鬆了開來.趙軍雖已退去,可荀諶卻不敢下城去歇息,生怕趙軍會趁夜發動攻勢,要是自己不在城頭,荀諶不知道到時會發生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