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喜得麟兒(下)(1 / 2)

"就煩勞嶽父給孩子定名!"趙信微笑著道.

此話一出,眾人紛紛催促蔡邕快想.蔡邕一捋長須,笑道:"且容老夫細思."雖然蔡邕經綸滿腹,可給這孩子起名,也不得不慎重從事.

看著眾人那個心急的模樣,趙信差點笑了出來,他們好像比他這個父親還著急,出言道:"嶽父,此事不急,您也累了半日了,先用些酒菜,等晚些時候,或者明後日您再費神給孩子起個好名字."看來趙信倒很平靜,這起名的事本來就急不的,慢慢來才好,就算蔡邕這會兒有急智,想出來一個,也未必是最好的.就不說他接待客人接待了半日,還有沒有這個精神了.眾人一想也是,這要是現起一個,也真有點太倉促了.

還別說,蔡邕畢竟年老了,先是為蔡琰擔足了心,後又出來接待賓客,還真是沒這個精神了.聞言,朝趙信略微一躬身,退往一旁就席.一時又恢複到先前談笑的情形,所談全都離不開這個孩子.賓主盡歡,酒足飯飽之後,眾人相繼散去.

次日一大早,蔡邕就興衝衝的過來找趙信,說到給孩子起名叫趙彥.看他那樣子,就知道昨夜沒有休息好,可卻很興奮,大概是初得外孫的喜悅還沒過去吧.雖說事情交給蔡邕了,可趙信昨夜為孩子的名字也沒少想."彥"字倒是挺不錯的,不過考慮了一夜的趙信也有自己的想法.有心想說說自己的想法,卻又覺得那對蔡邕未免有點不尊重.把自己定下的跟"彥"字反複比較起來,還在心中默念.念來念去,突地一動,對蔡邕道:"嶽父,這'彥'字是不是重了琰兒的音了?"越想越有道理,以後要是稱呼孩子和蔡琰可不都得一個音了嘛,這肯定會造成混淆的.

趁蔡邕一愕的機會,趙信又道:"您看'華'字怎麼樣?"蔡邕本想在想過的當中再選一個的,可趙信既然這麼說了,他也隻好認同,誰教他沒想周到呢!況且"華"字也不錯,孩子的名字便這樣定了下來.

劉備不像劉表,他可是個進取之主.得荊州之後,屢施仁政,又以關羽、張飛二人領兵巡視各地,不久一境皆服.自得孔明、龐統以後,才真正認識到人才的作用.為了成就大事,廣求人才,在孔明、蒯良等人的指點下,先後請出馬良馬季常、廖立廖公淵、蔣琬蔣公琰三人用事.後陸續有魏延、陳到、霍峻等人歸於帳下,又有朱治之侄朱桓朱休穆來投.

為了防範趙信,劉備又在孔明的建議下新招五萬兵馬,合原先水陸兵馬一齊,足有二十餘萬兵馬,除了駐守各地的,其餘盡皆交由孔明訓練.就這,孔明和劉備還大不放心,要不是荊州新經了一場戰亂,隻怕會招募更多兵馬.五萬新兵募集好沒多久,便得到了趙信平定河北三州,凱旋而回的消息.趙信這麼快平定河北,對劉備來說可是大大不利,依趙信四處征伐的野心,說不定等到明年春暖花開方便用兵之時便會引兵來犯.眼下新兵又沒練成,原先劉表麾下的兵馬在孔明看來訓練也是遠遠不夠的,憑這二十餘萬兵馬跟趙信為敵的話,劉備、孔明二人可都沒有幾分信心,尤其是劉備.一得到趙信凱旋的消息後,可謂日夜不得安寧,生怕哪一天趙軍會突然來犯.

對此,孔明對劉備道:"主公,今趙信滅袁氏,全取青、冀、並三州,威勢正盛,此誠不可輕掠其鋒也.光憑如今區區荊州新得之地,孱弱之兵,決難與之抗衡.唯今之計,隻有連結各方勢力共抗之,方為上上之策."

這一點劉備也早就認識到了,要想獨力與趙信抗衡那是想都不用想的.忙道:"軍師有何高見,快詳細道來."情急之情言溢於表.

孔明稍作沉吟道:"今與趙信接壤者,唯馬騰、韓遂,公孫瓚與主公三家而,公孫瓚遠在幽州,獨力難支,遲早將為趙信所破.雖如此,主公亦宜遣使連結,一南一北,遙相呼應.能將趙信多拖住一日,對主公大業便有利一分.馬騰、韓遂二人領雍、涼剽悍之兵,據關而立,進退自如,主公正可引以為絕大臂助,與之結為永世之盟,共同進退,以抗趙信.近日益州為曹操所得,其人與趙信有深仇大恨,主公亦宜深結之.有曹操在後為援,馬騰、韓遂在旁分其勢,三家成鼎足之勢,互相呼應.趙信雖強,亦難耐我何!三家結盟,足以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