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美國威斯康星州馬凱特大學的教授埃森·希奧哈裏斯曾寫了一本書,書名叫《聯邦調查局與美國民主》。他在書中指出,在大多數美國人的印象裏,FBI的形象是正麵的,人們認為它是打擊犯罪最有效的機構,是美國國家利益和安全的中流砥柱。可以說,這種評價是對熒幕中FBI的肯定。
FBI需要精通讀心術,才能戰勝犯罪分子
與犯罪分子較量,需要鬥勇,更重要的是鬥智。而讀懂犯罪分子的內心想法,FBI無疑已經在智鬥中占盡上風。因此,作為犯罪分子克星的FBI必須掌握讀心術。
FBI的職責就是與威脅美國國家利益和安全的犯罪分子作鬥爭,將他們一網打盡。可是麵對林林總總的罪犯,尤其是那些高智商、行蹤詭秘的危險分子,“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何才能更勝一籌,在與這些危險人物的鬥智鬥勇中勝出呢?答案就是掌握讀心術。
所謂讀心術,就是通過對一個人聲音、表情、眼神、肢體動作等的分析,從而解讀其內心想法的技術。這種技術建立於心理研究之上,具有普遍的適用性。
也許有人會說,用現代化的跟蹤、監視工具以及測謊工具等已經足以讓犯罪分子現出原形,何必要掌握那麼抽象、複雜的讀心術呢?跟蹤和監視工具在應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而測謊儀器就更不用說了,它的運作機理就是建立在心理學讀心術的基礎之上,而且它依然需要FBI人員的輔助,比如有技巧的提問、道具支持等。所以,讀心術是FBI的必備技能。
一般來說,對於有些犯罪嫌疑人,特別是那些狡猾的犯罪嫌疑人,FBI很難從他口中直接獲得有用信息。不過,不要緊,通過對疑犯全方位的觀察,聽其言,觀其行,察其心,FBI也能“讀”出有用信息。而且,這種信息更加真實,更具價值。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的語調、表情、肢體動作等是其內心世界的外在表現,是洞悉人心的一扇扇窗子,也是FBI能夠“讀心”的秘密所在。比如說,皺一下眉頭表示厭惡、焦慮,眼睛痛苦放大表示驚恐、驚訝等強烈情緒等等。
在線人的舉報下,FBI一舉拿下“潛伏”在美國多年的一名高級間諜。據FBI所知,該國間諜和所有高層都是單線聯係,其任務交接和碰頭十分隱秘。
而且,FBI已經掌握了一個該國間諜高層領導的嫌疑名單。
審訊一開始,這名間諜在FBI強大的審訊壓力麵前,滔滔不絕地交代了很多信息,當然,都是些無足輕重的過失情報。誰都看得出來,他是在拖延時間。
正當FBI要深入詢問一些問題時,他開始采取避而不答的策略,和FBI周旋。當詢問到他的上級是誰時,這名間諜沉默了。此後,任審訊員如何試圖和他溝通,他總是保持一貫的沉默,好像變成了一個啞巴。
這時,一名老資格的FBI審訊員被請了進來:“我非常理解你的處境,你一定是在等著引渡回國,不是嗎?”他想嚐試通過和對方產生共鳴,和他建立信任關係。
這名被俘的間諜抬起頭來,看了一眼這位“新人”,然後又低下了頭。之後,任審訊員說什麼,他都沒有再抬起頭,也沒有作出任何反應。
審訊員笑了,放慢語速,和對麵的間諜說:“我很欣賞你的做事風格,不過采取不合作態度是不明智的。我們已經得到了確切情報,下麵出現在我名單中的人很快就能和你在這兒見麵了。他們是尼克爾·卡爾林斯、奎因·格林、史考克·漢克斯……”每念一個名字,審訊員都會停頓一下,眼睛死死盯著對方,看他有沒有什麼反應。當讀到“魯尼·史密斯”時,受審間諜的食指條件反射似地彈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