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曾智偉的熱情(1 / 2)

“七仔,來的這麼早啊,見到阿梅沒有?”

一道聲音,打斷了盧德雙跟張雪友的交談,張雪友抬頭一看,原來是曾智偉,笑著道:“來的太遲,我怕搶不到好位置,梅姐有事情離開一下,等會就回來。”說著站起身來招呼曾智偉坐下。

“這位是?”

曾智偉其實是知道盧德雙的,甚至他這次主動過來的目的,就是為了結交盧德雙這個內地娛樂大亨,尤其是前段時間傳出來的消息,盧德雙大手筆投資劉偉強的電影,就足以讓香江演員震動。

為什麼呢?

這要跟香江電影越來越不景氣有關。

別看香江電影曾經很發達,甚至成為世界第二電影輸出的地方,上個世紀80年代,當時,在麵對好萊塢日益壯大的影響力下,香江電影是少數仍然能夠茁壯成長的電影工業。

事實上,香江電影在東半球擁有媲美好萊塢的支配地位。不論戲院還是影帶店,像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韓國等,這些地區一向是香江電影的重要市場,甚至很受當地觀眾的歡迎。

在90年代初,一度蓬勃發展起來的寶島電影工業,在香江進口電影突擊猛攻之下,幾近滅絕。

在日本,他們的電影業已高度發展,資本亦比香江充裕,日本觀眾又酷愛美國電影,在好萊塢強大影響力下,香江電影雖然隻得到較少立足點,但是即使如此,成龍依靠著香江電影,在日本廣受歡迎。

近乎偶然,建基於從70年代的功夫熱得來的注意力,香江也能伸展更遠,到達西方。香江電影在唐人街的電影院放映或在影帶店租售,令到西方的電影文化人有機會接觸香江電影,從而被當中的“異國情懷”吸引。在隨後的時代逐漸浮出到更廣大的大眾文化之中。

可惜,在20世紀90年代,準確的來說,應該在是九七年,香江回歸的這一年,香江電影業開始由盛轉衰,這一點可以從曆年的香江前十票房榜單上可以看的出來。

市場的低靡,自然讓許多電影投資商退卻,這點從《無間道》身上就可以看的出來,沒人敢花幾千萬去拍一部大卡司電影,看看今年香江電影票房冠軍的《孤男寡女》,隻獲得了三千五百多萬。

有人就說了,這隻不過是香江本土成績,海外市場還可以賺呀。

但是大家想一想,一部投資不過數百萬的電影,他能夠賺取幾千萬的票房,誰願意花費幾千萬去投資大卡司,哪怕依靠海外市場保持不虧,可人家投資電影是為了賺錢,不虧有個毛用。

這就造成了現在香江電影幾乎很少見大卡司電影,幾乎都是小成本的電影,現在突然出現一部大卡司的電影,自然是非常影人矚目,加上盧德雙這個今年迅速出位的年輕富豪,沒人會覺得這個消息是假的。

曾智偉直接詢問劉偉強等人,獲得準消息之後,就盤算著這麼拿下這部電影裏的角色,好不容易出現一部大卡司的電影,他可不想錯過,這不,看到盧德雙之後,就主動走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