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夜生活彙聚之地不在形色匆匆的中環,也不在人頭攢動的油尖旺,而在看似平靜祥和的灣仔。
灣仔在19世紀中葉隻是一個小漁村,如今早已蛻變成香江極為繁榮的一區。灣仔有今日的繁華景象,並提供通宵達旦的娛樂活動,主要歸因於其地利之便。這個濱海小區,在戰時曾是水手上岸找樂子的好去處。入夜之後,這裏有趣好玩的事可多了,除了眾多餐廳、酒吧及夜店可以讓您歡度時光,灣仔還有很多豐富的麵貌值得探索。
而項太飯局所在的大富豪,也落座與灣仔。
別看大富豪這個名字放到今日有點土裏土氣,一副已經過氣的模樣,可卻是香江娛樂圈的圈內人,比較喜歡來玩的休閑場所,這裏提供吃喝玩樂之外,還禁止任何狗仔進入,包括任何攝像器材,可以說是不可多得沒有狗仔來打擾的娛樂場所。
“阿芝,雙仔,你們來啦,快坐快坐!”
跟隨著服務員來到一間包廂前,敲了下門,項太程蘭很快就打開了門,看到張伯芝跟盧德雙之後,打發走服務員,熱情的拉著兩人走進包廂內,果不其然,裏麵不僅有項華強,張伯芝所猜測的楊受程跟榮祖兒也在場。
“來,我給你介紹,這位是鷹皇娛樂的楊受程,旁邊這位是他旗下的藝人,榮祖兒。”
“盧生,你好,我是楊受程,很高興認識你!”
“你好楊生,我也很榮幸認識您!”
互相一番介紹下來,有項太存在,這場飯局自然是冷清不下來,雖然盧德雙不想跟楊受程有什麼深入的交流,但是不阻礙盧德雙對楊受程的欽佩。
在香江眾多富豪中如果要數最講“派頭”,鷹皇鍾表集團主席楊受程恐怕是數一數二的,他曾公開對傳媒說:“工作之餘,我喜歡穿靚衫、駕靚車、吃好的東西,人需要享受生活,人生才有意義。”
楊受程這些習慣愛好,不知是否與他經曆過人生中的大起大落有關。盡管如今的“鷹皇娛樂”與他本人飽受非議,但抽離來看,楊受程本人的經曆也算得上是香江商界的一個傳奇。
楊受程自從創立自己的事業,便開始在商海中浮浮沉沉,幾經起落,可他總是“打不死”,屢屢從失落中爬起來。
楊受程祖籍潮安縣,父親楊成1904年隻身到香江闖天下,做過苦力、賣舊衣、賣舊墨水筆、擺地攤,辛勤地積累了一筆小資金,1942年在上.海街買了一個鋪位,取名成安記,經營鍾表零售和維修。
第二年,楊受程出生在這個已有點家業的經商家庭。這樣的家庭熏陶,楊受程小小年紀便顯示出做生意的濃厚興趣。當然商海風雲也讓他目染了變幻莫測的商機以及人間的滄桑。
上世紀50年代,十二三歲的楊受程目睹了他父親一夜間傾家蕩產的慘景,父親在一次買賣中遇到騙子,被騙子以偷龍換鳳的手法騙去了錢財,幾乎是楊家的所有財產。
此時債主臨門,辱罵父親不守信用,借錢不還。這件事使楊受程懂事了很多,也暗自立誌,長大一定要出人頭地,替父親爭口氣。中學還沒有畢業,對經商有濃厚興趣的楊受程幹脆放棄了學業,開始正式幫助父親做生意,從此走上經商之路,並摸索出一套賺錢之道。
那就是做生意主動出擊,要有不折不撓的精神!
1964年,他的父親在九龍窩打老道及彌敦道交界處開設了一間“天文台表行”。開業之初生意十分冷淡。楊受程想,做生意一定不能墨守成規,守株待免,等客上門,一定要主動出來找客源。那時候香江人的消費水平還相當低,而具有較強購買力和購買欲的是旅港的遊客。
於是他到碼頭帶引一些澳洲郵輪的遊客到表行買表,後來他還到機場和一些導遊聯絡,給予介紹客路的酒店司機等人回傭,還自己跑到日本和當地的旅行社聯絡,安排遊客到表行購物。這種做法使“天文台表行”的名聲大開,帶著巨大購買欲望的遊客乘興而來,滿載而歸。
很快,楊家的“天文台表行”就賺到了第一個100萬元。
到了上世紀60年代初,楊家的鍾表店已在香江小有名氣,但是由於公司財力仍然薄弱,隻能像其他鍾表店一樣,對歐米茄和勞力士等名牌表的分銷權,隻有觀望的份兒。然而,楊受程抱著碰運氣的心情到歐米茄表香江區代理的安天時洋行,拜見瑞士籍猶太裔老板AbertBarceha,懇求給他歐米茄的分銷權,受到坦誠的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