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還缺妹妹嗎(1 / 2)

就在八卦中,一行人終於到達了目的地,有說有笑的邁進這家名叫好聲音的KTV!

KTV起源於日本,從早期在酒館裏的3人(走唱樂隊)發展到(卡拉OK),卡拉就是日語(空)的意思,而(ok)就是英語(ORCHESTRA)(交響樂隊)的前兩字發音,日本人造字把這兩個字結合起來成為(卡拉OK)就是無人樂隊的意思,後來傳到寶島,把卡拉ok裝在房間裏然後取名為KTV,(K)為卡拉OK的第一字,(TV)為MTV(音樂電視)的後兩字組合成KTV。

20世紀90年代,是卡拉OK最風行的時候,但這也經過一連串的演變。

在初期,大家應該有聽過,或者從寶島的一些電影裏看到過,一個人會推著一台卡拉OK作流動式的生意,它帶有兩個麥克風和一個錢箱,不放進錢去,機器就不會播放伴奏音樂,麥克風也不起作用。

這和日本一開始推出卡拉OK的情形很像。

後來仿效日本的場地設計由開放式轉而成為包廂式的這一段時間內,由於屬高價格、高享受,所以除了商業聚會、洽商之外,一般人在經濟條件許可下,都選擇購置一台卡拉OK。可是近幾年來,家庭卡拉OK機被束之高閣,城市裏的卡拉OK廳發展到量販式。

隨著當時哈日族的風潮開始盛行時,這股OK風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吹進寶島,被正式譯為卡拉OK。香江、大陸內地包括東南亞基本上延承了寶島的風格,以KTV的形式為主。

一開始,寶島完全仿效日本的開放式空間設計,但是效果並不好。台灣商人將原有的包廂式小視聽中心與之結合起來,經改良後,出現了以包廂為主的KTV。即可以欣賞畫麵,又能引吭高歌;互不幹涉,跳舞的跳舞,表演的表演。

1996年以後,隨著酒吧、D廳等更豐富的娛樂方式的介入,卡拉OK失去了原來一統天下的地位,娛樂場所的門牌上已經少見這四個字了。但卡拉OK並不甘心退出曆史舞台,它不斷地變換著經營模式,以KTV、CLUB、酒店包間、量販式KTV的麵目一而再再而三地鹹魚翻身,以往單純的唱歌之地衍生出了餐飲娛樂商務交際等多條龍服務。

“蓀麗,我聽說這家KTV的老板是混道上的,會不會不安全啊!”

“放心吧,這家KTV的老板是我哥的朋友,不會出問題的。”

身為帶頭人,在眾多魚龍混雜的KTV中,選中了好聲音,並不是這裏離他們剛才吃飯的淩霄閣最近,而是盧德雙曾經帶蓀麗來這家KTV玩過,知道這家KTV的老板跟盧德雙是朋友,所以自然是本能的選擇了知根知底的KTV,畢竟她要為身邊同學的安全負責。

“哇塞!蓀麗,你看我有沒有機會成為你嫂子?”邊曉曉雙手抱拳,臉上露出了癡迷的神色!

好吧,蓀麗雖然沒有炫耀的意思,可是在進入眾人的耳朵裏時,不由自主的感歎起來,有個好哥哥就是好,之前去見馮曉剛跟葛尤就不說了,剛才被章紫怡邀請上車的事情,他們也從王洛玬耳朵裏知道了。

“行了,別犯花癡了,喜歡盧師兄的人,都可以從咱們學校排到八達嶺長城了,你就別做白日夢了!”王洛玬推開邊曉曉,對著蓀麗說道:“咱們還是趕緊過去定包廂吧,這裏生意這麼火,我怕等會沒有足夠我們容身的大包間了。”

聽到王洛玬的話,再看到服務台那邊站滿了人,眾人都或多或少流露出擔憂跟著急的神色,甚至幾個班裏人高馬大的同學,已經準備要擠開人群,打通到服務台的道路。

“哎,你們幾個回來,我有會員卡,不用去吧台登記!”

對於王洛玬的擔憂,蓀麗其實早有準備,眾所知周,晚上的時候,正是KTV生意最火的時候,蓀麗既然在這個時間點選擇來這裏,自然是胸有十足,走到站在走道裏為顧客帶路的服務員麵前,拿出會員卡道:“你好,我是會員,我想要一個大包間!”這張會員卡正是那次盧德雙帶她來這裏玩的時候,老板送給她的,別看她在同學麵前泰然自若,不過也是第一次使用,心裏也挺揣測不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