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章(2 / 2)

你心疼妻子讓女兒喝牛奶可以,但不能擠出來嗎?都不要求他煮一下了,但非要讓三個月大的她直接跟小牛犢一起在母牛身上嘬是幾個意思。一歲多帶她去打獵嫌她是累贅放在樹上可以,但你下山時沒有覺得少點東西嗎?她可是你的獨苗苗,什麼時候獨苗苗這麼不值錢了,從來沒有受過這樣委屈的張興鸞當晚就把自己哭到抽搐。

至於母親身體不太好但勉強靠譜,不過卻是戀愛腦,能堅持挺到張興鸞可以踩著凳子做出飯才去世,不是擔心張興鸞而是擔心她那大齡兒童的爹。是的,她爹是個十級生活殘廢。

安葬了她娘後,爺兒倆的生活還要繼續過下去。她爹為了打發多出來的時間,開始教她習武。對於自己未來的安危,張興鸞學得異常認真。由於張興鸞的靈魂是成年人,再加上前世家中所教授的與父親的教導有幾分相似之處,因此學習速度非常快。

張瑞鬆並無教導小孩的經驗,他也不清楚女兒這樣的學習進度是否適宜。總之,隻要孩子能夠爬起來,就繼續練習吧。畢竟,他自己也是如此成長起來的。爺兒倆一個教,一個學,配合得相當不錯。就這樣,當張興鸞小朋友五歲時,已經能獨自一人解決一頭狼了。

張瑞鬆高興得大醉一場,嚷嚷著他張家後繼有人了。她這個便宜老爹很少喝酒,但隻要喝多了就跟給嘴充了會員似的,一整晚都叭叭個沒完,卻苦了張興鸞又要聽他說他和她母親的戀愛史。

張瑞鬆之所以能有貴公子般的氣質,並非僅僅是表麵現象,而是因為他的確是貨真價實的貴公子。他來自於東北張家,這個家族曆史悠久、底蘊深厚,已經傳承了數千年。張家的族人個個身手矯健,家境殷實,但令人遺憾的是,他們所從事的往往都是充滿風險和挑戰的工作,因此常常有族人不幸遭遇意外身亡。

然而,人皆有私心,張興鸞的爺爺作為家族中位高權重的長老,自然擁有一些特殊權力。在接連失去了三個兒子後,他毅然決然地選擇將僅剩的兒子——張瑞鬆送到寺廟出家,以避免家族內鬥。張瑞鬆頗具佛性,自此開始潛心修行佛法,博覽群書,修身養性,逐漸展現出一種超凡脫俗的得道高僧風範。即便在後來的戰亂時期以及華國成立後的動蕩歲月裏,甚至連破除迷信等運動興起時,張瑞鬆依然堅定地堅守著自己的信仰與追求。那個偏遠的山中小廟早已沒了僧人,隻有他守著一堆破舊的經書被世人所遺忘。

如果隻是這樣那麼便不會有張興鸞的存在。

在夏日的一場雨後,一個身體孱弱卻樂觀堅強的年輕姑娘昏倒在破廟前。慈祥善良的得道高僧自然不會見死不救,那位意外闖入寺裏的姑娘就住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