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裏,張興鸞終於鬆了一口氣,心想還好,他的老爹並沒有完全廢掉。
然而,張瑞鬆接著說道:“我是這麼想的,族長雖然身體已經恢複健康,但記憶方麵仍然沒有太大的進展。他說能夠回憶起曾經去過的一些地方,我原本打算和他一起去走走看。
但由於擔心把你一個人留在家裏不安全,所以一直猶豫不決。不過現在好了!你的身手看起來還不錯,所以老爹決定帶你一起走,你覺得怎麼樣?是不是很感動?”
張興鸞笑了一下,原來是擔心她是拖油瓶啊!她若是真的拒絕下墓那他是不是打算把她一直扔在家裏啊!這爹真的可以不要了。
張瑞鬆的辦事效率還是不錯的,出去了兩天回來的時候就揣回了一本戶口本和兩張身份證。
他去辦戶口之前三人討論過名字的問題,張起靈這個名字太過敏感,他怕抓族長那些人會通過戶口的線索找到他們。所以幹脆說讓族長改個名。
在聽張瑞鬆說張起靈是海字輩時馬上發揮她的文學素養開始起名,海輝,海榮,海諶,海澤……而張瑞鬆就是個起名廢,起的全是海蝦,海膽,海葵,海虹……這些海洋生物。當初張興鸞名字能好聽還是多虧她那早逝的母親。
“我覺得叫張海生挺不錯的,有生生不息之意。”張瑞鬆突然靈光一閃,興奮地說道。
“嗯,這個名字還可以。”張起靈點了點頭,表示認可。張興鸞不高興的撅撅嘴,但這是張起靈自己選的他隻能接受。
於是,張起靈正式更名為張海生,身份證弄好後就要準備出門了,
這時候剛剛改革開放十幾年,偏遠地區小汽車還是非常罕見的存在,因此他們一路隻能選擇乘坐火車或者大巴。
張興鸞第一次離開家這麼遠,一開始的時候她對窗外的風景充滿了好奇,興奮得不得了,但時間一長就覺得無聊了起來。尤其是在火車上,她看著窗外一成不變的景色,漸漸失去了興趣。除了偶爾下車活動一下,大部分時間她都是在睡覺中度過的。
經過長達半個月的艱苦旅程,他們終於到達了這次的目的地——青海省格爾木市。
張興鸞隱約記得這裏有一個療養院,是小說中有名有姓的重要地點,與故事情節有著緊密的聯係。
到達格爾木市後,他們先找到了一家旅館住下,而張瑞鬆則開始白天休息晚上行動。連續觀察了三天,他終於確定療養院裏的人已經離開了,於是決定帶著張起靈和張興鸞一起深夜探訪這個神秘的地方。
療養院離他們住的旅館不遠,步行大約需要十幾分鍾。附近有許多狹窄的巷子,這些巷子錯綜複雜,仿佛迷宮一般。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這些巷子裏似乎並沒有人居住,整個地方顯得格外冷清和幽靜。
一到夜晚,四周一片靜謐,沒有一絲聲音,甚至連昆蟲的叫聲都聽不到。這種寂靜讓人感到有些不安,仿佛整個世界都被一層神秘的麵紗所籠罩。在這片詭異的寧靜中,療養院的存在更顯得突兀而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