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二、一見如故(2 / 3)

“妙,妙對!”大家擊掌稱讚。

杯盞交錯,以文會友,歡歌笑語的情緒高漲起來。龍女生在帝王家,天生聰慧,且自小有高師手把手地授課輔導,琴棋書畫和槍刀劍戟都頗有造詣。此時想起劉霸隨身帶著一支簫,便笑吟吟地對劉霸說:“劉公子,可否品簫一曲,助助雅興?”

恩人說出了口,劉霸不好意思推辭,自謙道:“粗識音律,根本上不了大雅之堂。既然公主殿下有此雅興,恭敬不如從命,愚生也隻好獻醜了。”

藍嘉祥何等反應機敏,正說話的工夫,早已吩咐店小二到劉霸的住所把蕭取了回來。

劉霸手持長蕭放在嘴唇邊,調試了幾下,吹奏出一曲《大明宮詞,長相守》。顫音悠悠,如訴如泣,婉約悲切的調調,龍女太熟悉不過了,不由自主地和著韻律哼唱:

月宿枝頭

清風無言斜倚樓

寂寞箜篌

弦音空彈落葉愁

夜映西洲

飛花如夢江自流

輕煙悠悠

金猊香冷獨酌酒

隻願與君共偕首

魂夢不堪怨幽

驚醒夜半涼初透

人影瘦

但願終能與君長相守

不應終日凝眸

凝眸處相思不休

已是秋

蕭音顫悠如情絲纏繞,蘊凝著鄉愁苦戀,入耳叩擊心弦,歌聲婉轉娓娓訴懷,飽含著少女春思遐想,引發出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的共鳴。可是,在座的人隻知劉霸已經動情動容,卻猜不出他的心早已隨著蕭音歌兒遠飛而去,追懷失散的雯兒,聲聲音音總關情,一腔忘情水,滿眼憂傷淚,望眼欲穿,心神難以抑製。

“劉公子品簫獨領風騷,公主殿下伴唱陽春白雪,可謂高山流水遇知音,令人驚歎仰慕。來,美酒一杯,聊表敬意!”曲文婧舉起酒杯,示意著卞蓮英和蔣佳馨,及時出來引開注意力,打破了抑鬱的氛圍。

曲文婧,冰清玉潔,文武雙全,她與龍女的關係極其特殊。燕珠皇後,也是龍女的親生母親,一次偶然的機會,收養了一個棄嬰,因長得特別活潑可愛,天資聰慧,後留在身邊當了貼身侍女,賜予娘家姓“曲”,名“文婧”。曲文婧在皇宮陪伴皇後修煉過程,憑著刻苦努力和聰明的頭腦,琴棋書畫,十八般武藝,造詣很高,且具備了相當水準的道德文化素養。同時,她以女人的細膩機靈,照料皇後的飲食起居和瑣碎事情,均處理得井井有條,麻利妥帖。長此以往,她的才幹和忠誠,贏得了皇後的充分信任,經常放手大膽地把一些重要機密的事情交給她辦,乃至擔當龍女的啟蒙老師重任,成為集“母親、導師、大姐、護衛、女婢”於一身的非凡心腹之人。龍女七歲那年,宮中流行天花,被送到宮城西門外的一所宅第避痘。曲文婧則每天騎馬往來於慈安宮(燕珠皇後住所)和避痘所之間,按照皇後的要求對龍女施教,事無巨細地加以料理或督促。

卞蓮英放下酒杯,用紗絲巾試了試嘴唇,開口講了一段文人趣談:解縉自幼聰慧過人,七歲便能出口成章。洪武帝聞知召見,“神童七歲”為上聯,命其應對。解縉不假思索,開口便對:“天子萬年”。洪武帝大喜,遂厚加賞賜。有一位大臣見解縉身穿短襖,蹦蹦跳跳,活像一隻小蛤蟆,便戲出上聯:“出水蛤蟆穿綠襖,美目盼兮。”解縉抬眼一看大臣身形佝僂,穿著紅袍,立即對局:“落湯螃蟹著紅袍,鞠躬如也!”此大臣原想戲謔解縉,不料卻被小孩子反唇相譏,隻好搖頭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