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江整理下思路繼續講:“在海島發現的無頭屍體,目前共6具,其中一具已經確定身份,一具已經提取到可以辨析的指紋,身份信息有望很快查出來。一具女屍,現在高度懷疑是金色海灣夜總會的苗薰,待進入家中進行搜查時,可以提取毛發、生活物品上可能殘留的體液等進行DNA比對,其它屍體暫時還沒有線索。但是可以確定,六位受害人生前都有吸毒史,通過檢測,毒癮應該不小。這給我們指出一條路,凶手很可能針對的是吸食人員。我們可以把重點放到吸食人群中,可能會有突破。另外一條輔助偵查線索是江萊張弛跟進的馮金玲。經調查,馮金玲兩年多以前開始吸食毒品,一年半之前曾經被強製戒毒,出來後複吸成癮,現在混跡在吸食人群中,為毒販聯係客源。張天華和馮金玲非常熟悉,兩人經常一起吸食毒品,並通過馮金玲介紹,購買和銷售毒品。而像他這樣與馮金玲保持關係的人非常多,馮金玲在吸食人群中有一定的知名度。根據現在案件偵查進展情況看,馮金玲的嫌疑主要有:一是吸食毒品人員,與發現的六具屍體極有可能存在內在聯係,並確定與張天華關係密切;二是馮金玲被發現兩次出現在屍體現場,隨機性下降,主觀動機上升,提高了與案件有關的可能性;三是第一具屍體的發現地是馮金玲所住的小鎮,又和馮金玲有關;四是江萊發現的人體組織碎塊,是在保亭發現,而保亭是馮金玲提議去的;五是馮金玲和王君認識。在調查王君過程中,有學校老師指認出,王君第一年上學時,是馮金玲送到校門口。也有同學證實,王君在大一的時候,總提起馮金玲這個姐妹。而目前,王君是無頭屍體案的最大嫌疑人。綜上五點,馮金玲極可能與案件有關”。寧衛軍點點頭:“盧江彙報的是這幾天全局工作的概括,算是有一點進展。大家看看還有什麼要說的”。黃局張張嘴,想說話,又沒說,寧衛軍一笑:“黃局,有什麼話就說,沒關係”。黃局唔了一聲:“王君是個20來歲的女大學生,有能力將這些人殺掉?馮金玲也不過是個24、5歲的吸毒女,怎麼牽扯到案件中?難道馮金玲也參與凶殺了?盧江分析的有一定道理,但是殺人現場沒有留下任何有價值的物證,憑兩個女孩能做到?凶手殺人手法利落,手段殘忍,從江萊帶回來的碎塊中分析看,是活體切割下來的,就是說,受害者生前遭受了非人的虐待,是虐殺,這能是女孩子做出來的?還有不解的是,既然王君有嫌疑,馮金玲也有嫌疑,我們的結論為什麼隻有一人作案?就算兩人作案,她倆又是如何聯絡,如何殺人,怎樣分工?最主要的,我們現在掌握的信息,馮金玲和王君已經1年半沒有見麵,兩人中斷聯係,在整個調查過程中,都沒有發現兩人接觸的痕跡,那麼兩人是怎樣在殺人案中共同預謀發揮作用呢?”。盧江聽黃局這樣一說,暗暗合計:“這是把我剛才的推論全都否定,更是否定了前一階段寧局組織開展的工作,寧局聽了會不會發火?”偷眼看了下寧衛軍。寧衛軍聽完黃局的話,思索了一陣,抬眼看向仰望:“你覺得呢?講一講”。仰望沒想到寧衛軍突然問起自己,看對自己的態度,猜想可能已經有人通過秘密渠道把自己的身份告訴了他,既然已經知道就不能再畏縮不言,略微思索了一下說:“盧隊講的是寧局來之後組織開展調查的結果,通過調查結果,總結出來的就是剛才那樣的結論。黃局提出的質疑,是案件本身表象情況和我們調查發現的線索互相之間的矛盾。究竟是我們對案件認識有誤,還是調查當中有錯誤,或者對嫌疑人的認定有錯誤?我還認為,凶手是一人所為,但隨著調查深入,有沒有可能在這個過程中,有人有意或無意給與了幫助?或者說,有人知道凶手是誰”。江萊驚奇的瞪大眼睛,不自主的接茬問了一句:“你說有人知道凶手?”。仰望點點頭:“比如說馮金玲,比如說王君”。江萊瞪目哆口,不知道該說什麼。仰望輕輕一笑,繼續講:“偵查案件不能光憑感覺,每個人外表下麵不知道隱藏著什麼。難道說女孩子就不能殺人行凶,不能窮凶極惡?問題是為什麼殺人,動機是什麼?如何殺的人?殺人的現場在什麼地方?有沒有選擇目標的標準,雖然盧隊剛才分析了受害人的群體,可能都是吸食毒品的人,但是這一人群中是否還有選擇目標能不能再縮小範圍,或者我們能夠描繪出來一個大致選擇標準?這些我們都不清楚。還不能下結論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仰望說完,坐著在那裏不再吱聲。寧衛軍聽完意見,看了下幾個人:“你們說的非常有道理,這說明案子又能進一步查下去,盧江說的事情是我們一點一點查出來的,查出來的結果隻能得出這樣的結論。黃局說的問題,正是案件的矛盾所在,也是我思考的問題,黃局真不愧是老刑警啊”。黃局連忙搖頭:“哪裏,寧局千萬別這樣說”。寧衛軍嗬嗬一笑:“就不要謙虛了。仰望說的事情,是我們急需要突破的難點,這些事情不弄清楚,該案無法偵破。但是要突破難點,就要從黃局提出的問題上入手,從矛盾中入手。我們的調查沒有錯,我們的結論沒有錯,為什麼會得到矛盾的答案?這才是重點,下一步要圍繞矛盾開展進一步排查,徹底解決問題。王君和馮金玲兩個人的嫌疑越大,矛盾越突出,這說明一個問題,兩個人都不是凶手,但都和凶手有關”。仰望嚇一跳,他心裏也正是這樣想的,但這個結論非常大膽,也很不尋常,不能作為案件偵破的主攻方向,而且一旦有誤還容易把人引入歧途。寧衛軍接著說:“這僅是我個人想法,符老當天那番話,讓我突然領悟到的。偵查中,還不能主觀臆斷,要講證據和事實,明白嗎?我的觀點隻作為參考”。黃局和盧江細細一想,覺得寧衛軍推斷的竟然非常有道理,心中暗暗讚歎。
Tip:收藏+分享癡海南,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