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上車前往南山寺,寧可十分好奇,不停詢問南山寺的由來。吳比一臉正色介紹:“南山寺建在南海之濱南山腳下,海上有一百多米高的三麵觀音大士像,無論從什麼角度都能看見菩薩正身。咱們都知道,觀音菩薩被尊為南海觀音,原因就是觀音大士住在南海這裏。來到南山寺,千萬不能錯過向菩薩許願求拜的機緣,有道是:‘南山腳下拜一拜,求得壽比南山長’,這裏就是真正的南山之處了。一會我帶你好好轉一轉,燒香許願特別靈驗”。寧可聽的嘖嘖稱奇:“吳哥不愧本地人,介紹的這樣詳細,真想馬上去看看了”。吳比洋洋得意:“我們家自來對觀音菩薩心存敬畏,誠心禮拜,還認捐了功德碑,一會到南山寺就能看到,最顯眼的那塊碑就是。你說我對南山寺的由來,怎會說不清楚”。寧可聽的饒有興趣,想到南山勝景,心醉神馳,暗想:“他介紹的如此詳實,原來有些才識,與別家富二代很是不同”,好感大增,回轉眼眸看了看他,目光柔和。仰望聽吳比自吹自擂,說的寧可心有所慕,冷冷哼了下。吳比十分不快:“怎麼不對嗎?”。寧可聽出仰望哼聲中帶有嘲諷之意,也有些詫異,覺得吳比把地名成因、佛家典故娓娓道來,說的有板有眼,難道還有什麼不對?輕輕瞪了他一眼。仰望不看寧可,自話自語:“南山寺確為海島著名旅遊之處,位於城西十數公裏外南山腳下,依山臨海,屬於南山旅遊渡假區,臨近天涯海角”。寧可見仰望自顧自的講起來,似模似樣,覺得有趣,側耳傾聽。吳比有心聽聽他會說什麼,隻要稍有不對,立即反唇譏諷。王君和王希涵也想知道和吳比說的有什麼不同,都靜下來等著他往下講,隻有林宇心中有事,看著窗外,沒有聽大家在說什麼。仰望看大家注意聽自己說話,咳了一下繼續道:“南山寺海麵上建有108米高一體化三尊白衣觀音聖像,三聖像手勢各異,一麵手拿蓮花,一麵手拿金書,還有一麵手拿佛珠,分別代表不同含義。觀音大士腳踏四層十米高蓮花寶座,每層有蓮花二十七瓣,共一百零八瓣。《華嚴經·入法界品》曰:‘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據說,觀音菩薩南巡到此,見碧波千疊,祥雲繚繞,甚為喜歡,願‘長居南海’。補怛洛迦即大光明山,形似巨鼇,古稱鼇山,矗於最南,後稱南山。但民間所說壽比南山指的是五嶽之南嶽衡山,並非我們現在要去的南山”講到這裏,用眼角掃了下吳比,不再說話。原來,吳比聽到的南山典故,其實是當地人為賺香火錢,勸說遊客的一種說詞,並不完全正確。他自己跟隨父親敬香認捐,聽個囫圇大概,從未想過這種說詞會不對,這時聽仰望引經據典,講的透徹明白,連佛像身高、腳踏蓮花之數都有準確數字,心想:“難道我說的真不對,豈不丟人了”。看寧可眼神專注聽的入神,心有不甘,大聲說:“你胡說。咱們不說南山,說說南海觀音究竟是因為什麼得名,和南普陀相比,哪裏是真身所在”。吳比說這話很是刁鑽,當地人多以南海觀音為豪,自認為是正宗之所,但是有遊客問及和普陀山相比,哪裏才是南海真身時,都無法回答,隻能搪塞過去,如要再追問,必會怒斥不敬,引起不快。吳比有意刁難,心想,本地人都說不清楚的事情,看你怎麼回答。仰望不屑笑笑,立刻回答:“觀士音菩薩願長居南海,這南海確是傳說中菩薩長居之所。然而觀音大士,自在成就,廣行方便,於南海而應化十方,各地均有道場,特別在浙東普陀山予以顯應,是為道場,普陀山也就成了四大佛山之一。佛曰‘菩提本無物,何處惹塵埃’,菩薩救苦難於四海,攝受一切眾生,普度一切眾生,南海及普陀,普陀及眾生,眾生及南海,正所謂‘佛非佛非非佛是為佛’,強分真身,究竟為何呢?”。吳比聽的目瞪口呆,這番說辭不但沒有聽過,好多還聽不懂,可任誰聽著都合情入理,尤其最後一句,涉及禪道,即是修行的僧人也要悟上一悟,他哪裏回答的上來。寧可聽仰望說的精妙絕倫,深通佛理,大為讚慕,拍手叫好。仰望毫不謙虛,點頭應承:“見笑,見笑”。杜浣希切了一聲:“佛非佛,為何佛?真非真,為何真”。仰望小時候讀過一點佛家書籍,學過些南海典故,自身又聰明靈慧,吳比這點小伎倆難不住他,杜浣希所說的卻不一樣,是在探討佛理。而佛學本身是一門極為深奧的哲學,很難有對錯之分,就一個問題而言可以反反複複給出多個回答,角度不同道理不通,高僧辨禪有時數日不結,若就禪理無法領悟,還要閉關修行,直到想出答案。吳比問“哪裏是真身”,仰望講了一番道理,用“何必分真身”做答。杜浣希依仰望說的“佛非佛”反問“為何佛”,由此引出“為何真”,即“佛不是佛為什麼要有佛,沒有佛為什麼要說不分真身”,如此又回到吳比的問題上來,“真身何在”?這正是佛家辯禪的精妙法門,也是辯論賽上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的高招。杜浣希所問,仰望須以佛理回答,絕不能回答是或不是,而是要給出一種很有哲理的答案,這就相當難解,短時間這般深奧的問題,誰都不好回答。杜浣希坐在一旁自若泰然,等著回答,似乎隻要能解,還有話說。寧可在學校很少接觸佛學,今天所聞甚為新奇,聽的津津有味,急於知道應該如何回答,催促道:“是啊,這又怎麼說?”。仰望剛才還有些飄然,被杜浣希一問,眼睛眨來眨去,左顧右盼起來,心想:“剛才唬唬吳比也就算了,蔡葉像古代女鬼似的,這般詭辯沒完沒了,即便回答了,看架勢,還有話問,這可怎麼辦”,想到真與其辨析佛理,就“是與不是”這種無聊問題說個不休,笑容僵硬起來,表情複雜,心說:“這麼糾纏,不用吃飯睡覺,當和尚算了,蔡葉不是要我當保鏢,是要直接把我送到南山寺出家修行啊”。杜浣希見他銳氣全無,慌亂擔憂,心中覺得有趣,含笑流波,覺得天底下原來還有這般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