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汝陽城後,一個首要的問題擺在了關羽的麵前,今後到底該何去何從?事實上,擊敗曹仁以後,這一路下來,關羽都一直在想著這個問題。到底該往那個方向?
穎川郡?抑或陳郡。陳郡近在咫尺,穎川卻是許昌的所在地,兩地各自有利有弊。若是身為武將,做出這樣的選擇自然非常容易,但現在的關羽已經不是一個純粹的武將了,因為他比別人知道的還多得多。
“二將軍,穎川郡是許昌的所在地,隻要我們殺入穎川,曹賊必定土崩瓦解。”龔都首先道,經過曹仁那一戰,龔都已對二將軍心悅誠服,也跟著廖化喊關羽二將軍了。
關羽不可置否的點了點頭,將目光轉向另一邊:“元儉,你有何看法?”
“二將軍,依末將之見,兩地各有利弊。陳郡就在附近,我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看見效果。若我們選擇攻擊穎川郡,雖然道路有些遠,而且曹賊必會瘋狂的反撲,但卻產生的影響卻比攻擊陳郡要大得多,甚至可能讓曹賊永無翻身之地。”聽到二將軍讓他說,廖化連忙將自己的推測說了出來,看來他的意向也是直接殺向許昌。
關羽再次不可置否的點了點頭,誠然他們說的都不錯,可是,關羽卻另有想法。
“二將軍,您是否另有顧慮?”看到二將軍還是沒有表態要進攻的方向,裴元紹問道。進攻陳郡,雖然見效快,但對曹操造成的傷害也小,反觀穎川郡,那裏可是許昌的所在地,憑二將軍的智謀,這樣的選擇應該是再簡單不過了,但為何卻遲遲沒有表態,難道另有玄機?
“你們說,曹操亡後,誰得到的利益最大?”
“當今天子?”龔都脫口而出道。
關羽搖了搖頭。
“那是黎明百姓?”廖化問道。
黎明百姓?關羽再次搖了搖頭:“你們都錯了,若是曹操敗亡,當今受益最大的不是天子,也不是百姓,而是已經已經雄踞四州之地的袁紹。”
袁紹現已占據四州之地,兵多將廣,若是擊敗曹操後,兗州,豫州,甚至徐州都勢必落入他的囊中,到時候,大漢十三州,他一人就獨占了七州,又有何人能夠限製的了他呢?
“袁家四世三公,故吏遍布天下,況且當今天子微弱,若當真讓他占據大漢七州,難保不會行霍光之事,大權獨攬。”廖化擔心的說道。
“行霍光之事?”關羽歎了口氣:“若隻是行霍光之事也罷,我卻怕他另有企圖。”
“另有企圖,難道是說?”龔都,廖化和裴元紹三人六目相對,臉色有些微變。
人的yu望是無止境的,袁家四世三公,故吏遍布天下,的確風光無限,但是在他們上麵,畢竟還是壓著一人-----皇上。
即使袁紹以後行霍光之事,大權獨攬,但隻要皇上存在一天,那就在名義上一天是天下人的人主。縱觀曆史,沒有一個權臣有好下場,或自己,或殃及子孫。袁紹自幼熟讀經史,他不可能不會明白這個道理。
袁家已經站在權利巔峰太久了,即是他選擇當霍光,大不了也是五世三公。前次袁術稱帝已經將袁家的心思暴露無疑,稱帝,這已是袁家登上權利巔峰的最後一步。雖然袁紹與袁術不和,但身為袁家子弟,在這一問題上,相信不會有太大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