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小寶他們下了山,回到他們的山莊。也許是由於他們這些人一路走來心情太過於急切,亦或是他們的心情太過於沉重。就在他們下山的同時,遠處有兩個身影也悄悄地離開了鹿鼎山。
韋小寶他們在鹿鼎山下的家裏呆了幾天,幾個人又策馬揚鞭,離開了鹿鼎山,一路南下,不幾日便來到了京城。
京城這些時日甚是熱鬧。去年年底,皇太後,就是孝康章皇後已於康熙五十六年的十二月駕崩,是年七十七歲,皇太後雖不是康熙的生母,卻也陪著康熙過了六十四個春秋。
韋小寶進京,適逢康熙五十七年四月底,正是康熙厚葬孝康章皇後,也是康熙的母後皇太後。康熙為母後諡號為孝惠仁憲端懿純德順天詡聖章皇後,葬於孝東陵。
皇太後的葬禮,全國各地的總督府台都來到京城吊唁,整個京城一下子熱鬧起來。
韋小寶他們來的時候,孝康章皇後的葬禮已經結束了,隻是下麵的各路總督以及巡撫還留在京城,康熙想在這幾天見一下這些外省諸侯,想就吏治這一事情和眾官員商討一下。
韋小寶當然不知道這些,他們回到京城的家裏,隻是想在生意上多盡心一些,畢竟,這些也是他家的百年大計。
在康熙的行宮,康熙逐個的麵見了這些各省總督與府台,詳細的討論各地的吏治。讓康熙不滿的是整個接見下來,他能看到的就是形勢一片大好。
終於,各路諸侯最終都要對簿公堂。
朝堂上,康熙端坐在乾清宮龍椅上,目視著下麵站著的滿滿的人。
“國喪期間,朕也是心情沉重。前些日子,和諸位臣工也都聊了聊各地的政事,很好。真的是很好。”康熙沉沉地看著下麵黑壓壓的人群,這是難得的百官有這麼全。
“你們地方政務好了,朕的朝堂上自然就好了。可是,邊境上卻不安定。朕剛剛整頓海防,蒙古汗策旺,前年襲擊了新疆的哈密,去年又把西藏的拉藏漢殺了。狼子野心,一目了然。
“諸位大臣,朕絕對不能容忍他這樣下去,所以,朕決定出兵西征。當然,西征的將軍還沒有定下來,但西征是勢在必行了。
“談到戰爭,軍餉就不得不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曆來的古訓。所以,在朕準備派人出征以前,朕就和大家籌集一下糧餉。”康熙說著再次看著下麵的大臣,那些大臣們開始左顧右盼,竊竊私語。
“諸位,你們別和朕說沒有。朕和你們講一個笑話,這是前明的事情。當時,李闖王的起義軍橫行天下,直逼京城。崇禎皇帝朱由檢向朝堂下的大臣們募集一百萬兩白銀作為軍費,可是,大臣們哪?沒錢,一個個在朝堂上叫苦連天,好像他們家裏都快揭不開鍋了。
“最後,李自成打進了北京城,朱由檢被逼在景山上的歪脖樹上吊死了。那些廟堂上的大臣們呢?沒有了朝廷的庇護,他們一個個成了李自成的俎上之肉。在李自成的嚴刑威逼之下,竟然拿出了七千萬兩白銀。這個笑話可笑嗎?
“當然,朕還不會淪落到朱由檢的下場,你們也不會遭到嚴刑逼迫。可是,你們每個人都給朕繪出的是和風細雨,宇內祥和的景象。所以,你們不該為朕的西征添一把柴、加一把火嗎?”康熙的神情甚是平緩,眼裏卻是淩厲的光芒。
“臣等鞠躬盡瘁!”大臣們一起說道。
“好,朕不需要你們的鞠躬盡瘁,你們也上不得前線。朕已想過了,明年春始,你們這裏年齡大的官員就都退下了,該回家頤養天年了。但是,你們的職位是不是能世襲下去,朕還沒有想好。
“但是,今天下麵的諸位臣工,除了四川的總督年羹堯之外,你們都回去想想,能給朕擔幾分責?解幾分憂?
“朕派人西征,四川總督年羹堯要做好保障軍兵供給的後勤工作。當然,這份供給就看諸位臣工對朝廷的忠心了。
“最後,朕再強調一下,你們不論出錢還是出物,都不要再攤到黎民百姓身上了。如果哪裏再出現前些年山西、河南一帶官逼民反的情況,輕者,朕摘了你們的頂戴花翎,重者,朕把你們全家送到寧古塔!退朝!“康熙一擺袖子,回後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