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雖然下了一點點小雨,可是那小雨也真的很小,僅僅打濕了地皮而已,隨後可就是連續多天的晴朗,一些有經驗的老農都說今年必定要春旱,靠天吃飯的農民們都憂心忡忡的。
鬼們經過一冬的休整,他們現在又開始活躍起來。他們不僅僅躲在堅固的據點和炮樓裏麵,這些壞種也不時地竄出來騷擾一番。
日偽軍整個春天並沒有集中兵力進行大規模的掃蕩作戰,他們現在采取了另外一種戰法。鬼們有時會集中一兩個小隊這樣的小股兵力,再帶上一兩個中隊的偽軍,當他們覺得兵力足夠的時候,他們就會突然竄過來,這些日偽軍不是像以前那樣尋找抗日力量進行決戰,而是燒殺搶掠一番之後立刻就回去。
鬼們這一戰法的突然變化讓國共兩軍都有點措手不及。自從鬼進入中國之後,他們一直憑借優勢軍力強打硬攻,為了最大限消滅抗日力量,他們一旦咬住了抗日軍隊之後往往緊追不舍。鬼武器裝備較好,單兵戰鬥力強,戰術也很機動靈活,他們這一招往往能讓訓練差、作戰意誌不強的國 軍潰不成軍,因此他們僅憑此一戰術就屢屢得手。
而現在他們一改屢屢成功的戰術,反而采用了打了就跑的辦法,這實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鬼們的戰術發生了重大變化,他們的軍事行動雖然沒有直接給抗日隊伍多大的傷亡,甚至也沒給老姓們特別直接的傷害,但是他們殺過來之後,國統區的老姓們要逃命,軍隊也必定要備戰,春耕等農牧漁業生產必然會受影響,而這些收入正是處在艱難之中的第九支隊和八軍的立命之本。
整整一個春天,李青林和他的隊伍都在同日偽軍周旋。第九支隊目前雖然還未出現缺糧缺彈的情況,但是大後方來的後勤補給已經基本斷了,所缺的壯丁補充也沒有了,因此李青林也不敢輕易發動大一點的戰鬥,隻要鬼不進行大規模進攻,李青林隻是指揮軍民同小股敵人周旋。
在這個幹燥的春天裏,八方麵因為去年冬天受到了巨大傷亡而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李青林這邊因為自身原因也采取守勢,豫北地區日偽軍的軍事和政治進攻愈演愈烈;而在南方戰線上,國*軍一潰千裏,日偽軍廣播、報紙天天大肆宣傳他們的軍事勝利消息,豫北地區開始彌漫起一種失敗的情緒。
戰爭還在繼續,人民需要生存,而生存下去的第一要素就是糧食,糧食生產是當前的頭等大事,李青林和劉政洪都不約而同的開始關注起春根生產了。
在第九支隊這邊處在丘陵地帶,農民的土地基本都是處在小河的兩邊,能都自然引水的水澆地並不多。因為去年冬旱加上今年的春旱,土地的墒情很不好,有些遠離小河的土地幹的捏不成團,要想把今年的糧食種下去,急需要引水灌溉,但是小河裏的水流很細小,老姓也沒有什麼機械能夠把水提升到高處。
今年春旱已成定局,很多農民隻是在高地裏下了一些種,他們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沿河能夠擔水澆苗的土地上。至於這幹旱土地能不能生長出糧食,他們已經不抱多大希望,下種隻是出於農民天生就要種地的一種自然本能,再加上還有一些盼望老天開眼、奇跡出現的念頭驅動而已。
第九支隊司令部的駐地清河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小小的集鎮,每天來來往往的客商和趕集的人來來往往,李青林沒事的時候也到集上轉轉,從南來北往的客商口中,李青林知道今年不光豫北地區,而是整個河南,甚至華北地區都出現了情況不同的春旱情況。
大麵積的春旱,這對李青林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第九支隊這邊雖然能夠生產糧食,但是產量不高,要是養活憑空多出來的第九支隊幾千號人馬,就必須要從外邊運糧進來。大後方軍糧的供應線已經斷了,現在唯一的來源就隻能是從敵占區購買。如果春旱繼續加重,今年大範圍的糧食減產就成定局,到時候就算是手中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糧食。
糧食問題已經成了李青林心頭的一塊大石頭,這塊石頭壓得李青林簡直喘不過氣來。
李青林這邊整天心思重重愁雲滿麵,而在胡家窩棚那邊,卻是另外一番景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