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把刀實在是特別漂亮,主要是現代的工藝也和很久以前不太一樣,現在多了淬煉的很多新的技術,讓這些刀劍看上去更加完美和華麗,對於生活在明朝的易遙來說,工業製品是他無法想象的。

在現代,製作刀具通常采用先進的工業技術和高科技材料。

借助精密的機床和自動化設備,能夠實現高度標準化和精確的生產流程。

現代刀具的材料往往是高性能的合金,經過複雜的熱處理和表麵處理工藝,以增強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蝕性。設計上更多考慮實用性和人體工程學,注重舒適度和操作的便捷性。

而古代的刀具製作則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古代工匠依靠手工技藝,一錘一鑿地精心打造。材料多為傳統的鋼材,通過反複的鍛打和淬火來提升品質。沒有先進的測量工具,全憑工匠的經驗和手感來把握尺寸和形狀。古代刀具的裝飾性往往更強,會在刀柄、刀鞘上雕刻精美的圖案,體現出當時的文化和審美。製作過程漫長而艱辛,每一把刀具都凝聚著工匠的心血和智慧,充滿了濃厚的人文氣息。

但在效率和精度上,古代的刀具相較於現代工藝存在明顯的不足。

這種不足也是易遙從來沒有見過的。

基於各個方麵的考慮,加上易遙對眼前這老板的實力有一個目測,他覺得就算這老板耍小動作,也完全不能傷到自己。

於是易遙點點頭,表示自己答應了。

老板露出欣喜的笑容,他把刀爽快地遞給了易遙。

其實這把刀本身的價值也就兩三千塊,雖然老板也是有些肉痛,但和他接下來要賺取的錢來比,實在是九牛一毛。

老板帶著易遙走出店鋪,上了一輛老舊的汽車。車子啟動,緩緩向著城市的郊區駛去。

他看到街道兩旁高樓林立,玻璃幕牆反射著耀眼的陽光,讓人有些睜不開眼。店鋪的招牌五光十色,閃爍的霓虹燈仿佛在爭奇鬥豔。人群川流不息,穿著各式各樣時尚服裝的人們行色匆匆。有的人身著幹練的職業裝,手中拿著咖啡,一邊走一邊打著電話,神色焦急;有的年輕人穿著個性張揚的潮服,耳朵裏塞著耳機,隨著音樂的節奏輕輕晃動著身體。

一路上,城市的繁華景象逐漸被拋在身後,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稀疏的建築和逐漸開闊的田野。老板一邊開車,一邊時不時地通過後視鏡觀察易遙的神情。

易遙望著窗外不斷變換的景色,心中充滿了好奇和一絲不安。

隨著路程的推進,道路變得愈發崎嶇不平,車子也開始顛簸起來。遠處,鳳白山的輪廓逐漸清晰,山巒起伏,鬱鬱蔥蔥。

老板熟練地操控著方向盤,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駛著。周圍的風聲呼呼作響,偶爾還能聽到幾聲鳥鳴。

終於,車子在山腳下的一處空地停了下來。老板熄滅引擎,轉頭對易遙說道:“到了,小夥子,接下來的路就得靠我們自己走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