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送走了黃文旭,陸為民才舒了一口氣。
手裏邊事情太多了,現在他才算是深刻體會到這個常務和非常務之間的差別。
常務和非常務,雖然多了兩個字,但是意義絕對截然不同。
常務副市長就意味著你是市委常委,甚至可能是市委副書記,既是市政府的領導,也是市委領導,也就意味著你還需要承擔起溝通市委和市政府之間的責任,市長也是市委副書記,但他是市政府行政一把手,要讓他去和其他市委常委或者副書記溝通,顯然不合適,那麼這個責任顯然就是常務副市長的。
作為常務副市長,職責任務第一條就是協助市長主持市政府日常工作,而市長是負責全麵工作。
這兩個字之差含義很豐富。何謂全麵,何謂日常?如何來定義,更多的是要看市長與常務副市長之間的默契度。
按照市政府的分工,每一個副市長或者市長助理,他們的職責都是協助市長分管某一項或者幾項工作,而常務副市長也不例外,頂多也就是在分管工作的重要性上略有體現,但是加上第一條的主持市政府日常工作就不一樣了,也就意味著你可以代市長履行他的市長職責。
隻要你和市長的默契度夠高,隻要他認可的工作你都可以代為了解、檢查和督導,即便是你和市長的默契度不夠高,但有這一句,你也一樣可以如此,隻不過在受到的反彈力度和對方的配合度可能就要差很多了。
在宋州,對陸為民來說,童雲鬆和他的默契度還是比較高的,尤其是在經濟這一塊,童雲鬆基本上是全權委托給了他,讓他放手操作,這讓陸為民很感動,陸為民覺得恐怕這也是尚權智認為這是童魏二人拉攏自己的一個手段也因此隱隱有些不安的緣故吧。
童雲鬆這樣做了,陸為民不可能因為尚權智的不舒服不高興或者不安就拒不接受這份好意,這是對方對自己的示好和信任,更何況陸為民需要對方的這份支持來實現自己的目標和想法。
華達鋼鐵項目如果沒有童雲鬆和魏行俠的全力溝通運作,沒有那麼順利就在蘇譙落地開建,即便是它能帶來十億甚至數十億的投資,但是它的成分太不“健康”了,純粹的私人資本和部分外資,和國有甚至集體資本沒有一毛錢關係,而涉足的優勢鋼鐵上遊產業,別說二百八十萬噸的產能,就是一百萬噸的產能也足以在昌江省內引發軒然大波了。
也幸好98年的政治氣候和經濟氣候足夠好,十五大之後的思想解放,東南亞金融危機帶來的外需不振,進出口下滑,而宋州的情況也比較特殊,一個沒落的老工業基地,急需資金注入來重振輝煌,而省裏邊在這個問題上卻是捉襟見肘,陸為民也是選擇了這一個切合點,否則根本沒有多少可能獲得批準,哪怕這個批準僅僅是一份默許和暗中支持。
沒有邵涇川的表態,華達鋼鐵項目是不可能落地生根的。
邵涇川遲早要表態,但是他越是早表態,越是有利於華達鋼鐵進展速度,他的態度越是鮮明,越是有利於華達鋼鐵在其他方麵獲得有力的支持,比如金融融資。
每一個企業都不可能依賴於其成立時的原始資本,雷達的拓達集團和何鏗的盛華集團都不缺錢,京華投資也能拿出更多的資金,但是作為一個獨立完整的鋼鐵企業,華達鋼鐵從一開建就要獨立承擔起自身的項目運作,這是市場經濟的結構。
三家原始股東資金一到位,公司管理層組建完畢,那麼就要獨立的去進行運作,而融資就是一項最重要的工作。
獲得省委一把手的點頭,或者好評,這就是一個政治風向標,無論是省裏四大行,還是已經踏足昌江的諸如民生、交通、光大等銀行,都會把目光投向華達鋼鐵,這是一個吞噬資金的大鱷,同時又是可能創造巨額利潤生金蛋的母雞,國內鋼鐵市場中遠期行情這些具有專業研究人員的銀行不會看不到,關鍵在於政策性的影響。
童魏二人在邵涇川那裏做了不少工作,同樣尚權智也沒少在榮道聲那裏攻關,陸為民也一樣在高晉和花幼蘭那裏賣弄口舌無數次,這個項目才算是在省委省政府那邊形成了一個默契。
這個默契就是書麵形式的申報隻能分拆並報到省發計委,省委省政府領導對這個項目不作明確表態,由宋州市委市政府來安排推動項目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