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俏也不爭春 第七十七節 潮起 2(1 / 2)

readx(); 參加這個座談的是中標的五家建築企業負責人,以及行署幾位領導和城投集團幾位負責人,另外比較意外的還有地區紀委、監察局、宣傳部、建委、審計局的負責人。

所有人都知道陸為民肯定不會隻有這幾句話,如果是這樣,根本就不用鄭重其事的請他們來了。

“大家都知道地委行署下這個決心啟動城市建設不容易,如此大體量規模的建設,也足以彰顯我們地委行署的決心,因為涉及到後續還有大量的工程,地委行署隨後還會出台一係列跟進的監督措施,這裏我想先和大家吹個風。每一項工程除了有工程監理外,城投集團作為業主方,必須要要承擔起自己職責,同時地區建委作為業務上級同樣要直接監督工程的實施進度、質量,確保按質按量準時推進,另外請紀檢監察、宣傳部門和審計部門的同誌來,也隻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強化對所有工程的質量和財務監督,可能有人要說,這質量監督還說得過去,財務監督這不是要兩年後去了麼?監督啥?我要說一句,可能會有人覺得這個項目我們企業是墊資建設,這到後期結算時候那政府會不會給點兒優惠,或者我找某某領導說和說和,找點兒困難,做不動了,也許就能提前預撥一部分資金呢?很簡單,我請你們三個部門來的目的就是這個,就是一要監督質量和進度,二要監督這裏邊有沒有什麼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的把戲,……”

所有人在聽了陸為民的這番話之後都有點兒麵麵相覷,這是什麼意思,不但要把這幾個工程打造成為高質量的樣板工程,而且還要打造成為反腐倡廉的典範工程?

這麼“高強度多層次多係統”的監督體係,這還是第一次遇上,一個工程,質量上除了監理部門外。城投集團作為業主方,建委作為業務領導,都要簽訂責任書,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日後直接追究責任人;紀檢監察、宣傳部門和審計部門也都要分別簽署責任書,要承擔起對這個工程的從開始到結束的黨紀政紀、輿論、審計監督職能。

這是不是有些太誇張了?很多人心裏都在嘀咕,就連先前呂騰也都覺得陸為民是不是有些太過了,但是陸為民很明確的告訴他,他不希望每建成一個工程,就倒下一批幹部,在阜頭他雖然沒有這麼係統化的搞,但是卻是堅決貫徹了紀檢監察進駐工程這一觀點,確保幹部不至於在這些工程中落馬,雖然無法百分之百保證。但是起碼要好得多。

後來呂騰還是接受了陸為民的這個意見,最起碼有這樣多層次不同係統的監督,也可以讓他這個分管領導減輕不少壓力,甚至還能形成一個良性模式,想到自己以後幾年可能都要分管這一行。能夠有效減輕壓力的事情也的確是好事,所以他也從最初的有些不理解變成了積極支持。

***************************************************************************************************************************

“有點兒意思,為民這小子就愛玩這些創新啊。”張天豪聽到了這個介紹之後,也是笑嗬嗬的道:“不過我覺得這是好事。”

“張書記,我覺得真是好事,先前還覺得麻煩,小題大做。有點兒作秀的感覺,想反正資金都是在完工後來結算,質量過不了關,自然就拿不到錢,還怕他們不聽招呼不成?但後來一想,那都是幾千萬的工程。這些建築老板來頭都不小,為了幾千萬,隻怕各種關係招呼都會蜂擁而至,到時候你要按原則辦吧,隻怕得罪太多領導。要放一馬吧,就是給自己過意不去,所以這種預防手段走到前麵,真是好事,最起碼最大限度減少了裏邊貓膩的可能,為民專員這一手還真有點兒把任何可能都扼殺在萌芽狀態的先見。”

呂騰也是笑眯眯的,在張天豪麵前他顯得很隨意,他和張天豪關係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之前張天豪還在豐州擔任市委書記時,兩人就很熟悉,當時呂騰還是地區財政局的一名科長。

張天豪會豐州擔任行署專員後,就有意讓還在財政局長位置上的呂騰直接給自己擔任副手,但是當初孫震確認為呂騰缺乏在基層工作經驗,不利於日後成長,所以才讓呂騰到古慶鍛煉了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