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花枝俏 第一百二十三節 擇路(1 / 2)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ps:看《官道無疆》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d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陸為民也樂了起來,這老板倒是口氣挺大,不過話也在理。

阜城探花街上基本上都是經營同一行道的,要麼是字畫古玩,要麼就是筆墨紙硯,幾百家店麵,基本上都是這兩類,可就這樣個個生意都能做得起走,而且還越來越紅火。

光是一個堡硯,什麼吳記堡硯、三台炮堡硯、林氏堡硯、徐祿記堡硯、張畠堡硯、紅寨堡硯,就能有一二十類,那已經不簡單是硯台這種簡單的文房四寶那麼簡單了,那就是一件件各具特色各有風格的小型文化藝術品,基本上成了到阜城人手必備的紀念品了。

同樣像泊墨,那製作作坊在泊頭鎮也大大小小有好幾十家,各有各的門道,最著名的金記泊墨、韓氏泊墨、壇子泊墨被譽為老泊墨三寶,而新進出來的秦風泊墨、蔡氏煙墨、梅林炭墨更是成為文人新寵,可謂百花齊放,爭奇鬥豔,也成為阜城古鎮文房四寶中的一顆顆明珠。

雖然就那麼幾樣■產品,但是阜頭的商人們就能玩出無數個花樣來,每年光是探花街文房四寶的銷售額都已經超過2億元,一排阜筆品質最高的能賣到八千多塊,這還不是什麼孤品一類的噱頭玩意兒,就是真正的商品,同樣最貴的一方堡硯賣出了十七萬的天價,當然這不僅僅是硯台了,那得是藝術品。

除了文房四寶外,字畫的生意同樣也是在阜頭做出了大文章,像探花街數百家字畫店,你要說裏邊真正有所謂的大家名人字畫能有多少。絕大多數還是近現代和當代的一些畫師、書法家們的作品,但是不容否認的是這些作品都多多少少具備一定的藝術性和鑒賞價值,從一兩百一幅到兩三千一卷,貴賤都有,而且你買了覺得還不虧,回去拿著欣賞也好,留存也好,都還覺得值,沒準兒幾十年後這位畫家書法家出名了,你這東西就成傳家寶了呢?

“也是。老板,看樣子你是胸有成竹啊,阜頭就有十多家過來?”陸為民點點頭。

“嗯,陸書記,粗粗算一下也有十多家吧,都是探路的,估摸著後邊還會有來。”老板笑眯眯的道,“這生意隻要好了,自然就有人來。我們也希望這江洲鎮能發達興旺起來,憑借著宋州的名氣,咱們也能好好做生意。”

陸為民目光在店麵裏一轉,就看見了懸掛在中堂上的一副字。筆走龍蛇,極有氣勢的一副草書,“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郊。潛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雙頰,哪堪刺配江州。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

“老板。不是宋江的真跡吧?”陸為民一看這幅字寫得的確極有氣勢,酣暢淋漓之意透紙而出,忍不住點打趣道。

“嗬嗬,陸書記,宋江的真跡可是在旬陽樓牆壁上,這算是臨摹本吧。”老板也是個懂點兒曆史的人,有點文人雅士的架勢,“在這宋州做生意,總得有點兒和宋州有瓜葛的鎮店之寶吧?這幅字就是我專門請咱們豐州一位大家寫的,還有那幅‘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籲。他是若遂淩雲誌,敢笑黃巢不丈夫。’我也托朋友請了宋州一位書法大家幫我寫了,還沒送過來,到時候也是要掛在店裏坐鎮店之寶的。”

“嗯,看不出你這生意做得倒是挺有頭腦啊,那就預祝你生意興隆了。”和老板道了別,陸為民一行人才意猶未盡的出了門,陸為民轉頭就問:“蕭櫻,阜頭的旅遊業情況你恐怕也是比較了解的,我不求江洲古鎮能趕上別人,起碼我們沙洲區也要有一個追趕目標,2003年阜頭旅遊業產值突破了20億大關,我們這邊和阜頭的差距可不算小啊。”

“陸書記,前段時間我和蕭局長也一起去過阜頭考察,了解阜頭在發展旅遊相關產業的一些經驗做法,也還是有一些啟迪,但阜頭的情況也還是和我們這邊有些不一樣,他們那個昌南旅遊影視基地吸引力非常強大,不僅僅是幾個古鎮和工藝品生產那麼簡單,在現代旅遊和文化曆史旅遊的結合方麵,他們做得很好。”李幼君接上話。

“嗯,有啟發就好,說實話,當時我在阜頭當縣委書記,發展旅遊業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阜頭是典型的農業縣,沒有工業基礎,可謂一窮二白,蕭櫻應該知道,那時候豐州最窮的兩個縣,一個雙峰,一個阜頭,都讓我遇上了,要改變阜頭的局麵,怎麼辦?”陸為民一邊走,一邊感喟道:“工業無法一蹴而就,而阜頭在曆史古跡和景點上也還有那麼一些優勢,那麼就隻能在這上邊做文章,沒想到當時迫不得已之舉,卻做成了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