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如果你真的覺得在下邊做得很辛苦,要不就想辦法調回來?”看見丈夫默然的神色,蘇燕青忍不住道。
“調回來?我才三十七,調回來幹啥?”陸為民反問,搖搖頭,“不趁著年輕幹點兒事業,日後等到老來後悔?”
“可我覺得你幹得很辛苦,而且和孩子兩邊拖著,孩子也經常看不到你,飛來飛去,太辛苦了。”蘇燕青歎息了一聲,“我也知道你有時候心裏也煩,可我也幫不上你什麼,……”
“你幫我把孩子帶好,就是對我最大的安慰了,我會靈活處理時間,現在宋州已經上了正軌,就像現在我到京裏學習,市裏邊運轉一樣正常,經濟發展還在提速,這才是一個正常的黨委政府運轉機製,離了誰就玩兒不轉,那才是有問題。”陸為民很篤定的道:“放心吧,我還撐得住,宋州局麵打開了,而且我還同僚們也處得不錯,幹得也算順手。”
“那就好,累點兒沒關係,隻要心情好。”蘇燕青也知道幹市委書記這活兒,主要還是心累,而心累的主要原因就是人際關係的相處,陸為民口氣裏流露出來也是對宋州局麵很有把握,而且從現在宋州發展的態勢來看,的確也相當看好,一年製中青班的含義也很明顯,丈夫隻要繼續在宋州幹下去,也》∠需要不了兩年,丈夫就可能要晉位副省級幹部了,無論是誰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退讓。
“燕青,別想太多,我有把握。”陸為民拍了拍妻子的肩頭,語氣裏不無自豪,“宋州可以說是我事業上最大的舞台,當時本來是想在豐州幹一番事業的,沒想到省裏卻有把我弄回了宋州。宋州的基礎更好,那麼目標自然要更高,所以我把標準瞄準了沿海發達地市,現在看來,目標定高一點有好處,自我加壓,可以迸發出更大的熱情,今年如無意外,宋州gdp有望突破1700億,和深*圳、蘇*州、大*連、青*島這些城市比。也許不足掛齒,但是在內陸地區,我自認為還是有遊目四顧的資格的。”
蘇燕青也清楚丈夫是有資格自傲的,宋州的gdp已經把省會昌州徹底甩開,而且距離越拉越大,可以說是一枝獨秀的獨自狂奔,也難怪丈夫把目標瞄準了,諸如大*連、青*島、寧*波、杭*州這些城市。
按照宋州去年和今年的發展數度,趕上這些城市並非虛妄。今年宋州如果gdp能達到1700億,那麼距離大連、寧波也就是五六百億的差距,對於一個gdp總量達到1700億,增速連續兩年都在百分之六七十的城市來說。要把這五六百億的距離抹平,並不是一件難事。
“為民,宋州這種增長勢頭很駭人聽聞,當然這可能也和宋州這兩年的產業吸聚能力提升有很大關係。但我還是覺得這種發展是非常態化的,發展起來了,怎麼能夠穩住。我不是指增速穩住,而是產業本身能夠穩住,真正形成你們宋州的主導產業、優勢產業、支柱產業,這才是關鍵。”
蘇燕青對自己丈夫所在城市變化也是相當關注,也一樣花費了不少心思來研究宋州發展變化,甚至很有見地。
“我個人認為光是形成一個產業群落還不夠,一個產業要真正形成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起碼需要兩個要素,一是要有具有幾個或者一批具有自我創新、自我升級的核心企業,這種核心企業,可以是大型骨幹企業,也可以是科技創新型的頭羊企業,但是它們都具有一點,就是能引領和帶動這個產業的發展。”
蘇燕青信手拈來,顯然是對宋州的經濟結構做過一番分析了解的。
“我研究分析過你們宋州的所謂五大產業,鋼鐵,你們有華達鋼鐵,這能算一個大型骨幹企業,但是缺乏科技創新型企業,而後者越往後發展,其起到的作用會更明顯,而且按理說華達鋼鐵這樣的大型企業原本是可以在研發投入上投入更大的,但我看到的是華達集團在營銷和上遊產業鏈上的控製投入更大,營銷和上遊產業鏈控製上投入是很有必要的,營銷投入對企業業績可以立竿見影,而上遊產業鏈控製可以控製成本,提升盈利,這無可厚非,但是在研發上投入不足的話,那麼今後企業發展潛力必然會受到很大製約,像華達鋼鐵這種民營企業在這方麵還是要短視了有些,……”
“紡織服裝產業算是宋州支柱產業之一了,你們搞了什麼小巨人計劃,應該說成長起來一批企業,但是這些企業在規模上,品牌上,都還遠遠夠不上大型企業,另外這些企業的品牌塑造和產品更新研發投入也還是不足,缺乏較為長遠的戰略規劃,……,這些問題或多或少在你們的電子產業、機械產業都存在,要確立一批上規模、敢於創新,研發上勇於投入的企業,還需要下很大力氣,否則一個產業,一座城市,其興也勃,其亡也忽,不可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