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卷 江山如此多嬌 第一百六十二節 緣遇(1 / 2)

藍島這一兩年很火,她也聽到不少評論,隻不過這一年多她自己也處境不佳,幾樁事情都把她給卷了進去,滬上那邊剛脫身,石化係統的大風暴又把她給牽扯了進去。

連續幾次被帶走訊問,出來沒幾天,又進去,再出來,再進去,按照那些人要求的,她隻能老老實實呆在京裏某一處,不能出遠門,就是出門也得要報告,也就是說要隨傳隨到,有點兒像是監視居住。

涉及到多年前的事情,呂嘉薇也早有預料,她也知道有些東西也躲避不了,該來的遲早要來,雖然努力想要把自己給摘出來,但是畢竟以前還是有些瓜葛,說句難聽一點的話,原始資本的積累帶有黑色印記,這在很多人那裏都是免不了的,而這也就成了你的阿克琉斯之踵,那你就始終逃不掉,隻要**要追根溯源,那你就得要皈依伏法。

所以即便是呂嘉薇早就預料到了一些事情,也竭盡全力做了很多應對準備,但當大風暴襲來時,她還是不可避免的被卷了進去。

好在已經有各方麵的準備,呂嘉薇倒也能坦然麵對,該說什麼說什麼,甚至是很理性坦率的交代了許多問題,這讓負責審查的人都有些訝異,私下探討時也曾經問過她的考慮,呂嘉薇自己也很開誠布公的表示她早有預料,所以沒什麼好糾結和狡辯的,她相信說清楚問題之後,可以獲得一個滿意的結果。

需要交代的問題其實並不複雜,紀檢人員要了解的東西在她這邊並不多,至於說人脈關係換來的資本交易,很多東西很難有個界限區分,呂嘉薇也不是任人揉捏的角色。似是而非的東西,模棱兩可的東西,那麼就應當以法律來劃線界定,她有自己的律師團隊,並不怯於表明自己的立場。

當然律師團隊隻是一方麵,關鍵在於很多東西在前期呂嘉薇已經通過各種渠道處理好了首尾。過了這麼多年,很多東西本身也就難以查清楚,尤其是一些本身界定不明的。

但即便是這樣,呂嘉薇能夠脫身走出來完全獲得自由,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呂嘉薇覺得值得,現在的她可以理直氣壯的走在中國任何一處土地上。因為這一次長達一年時間的過程,基本上就算是把以前的她和現在的她做了一次徹底切割,現在的她可以不再為以前的種種困擾煩心了。

“呂總,這家追夢島咖啡屋和藍島創業孵化園/藍島創業中心都有很密切的聯係,在這裏雲集了諸多創業者和天使投資人。這裏每天都有兩三場演示,都是創業者自己親自來做介紹,吸引投資者,……”跟隨著呂嘉薇的男子近走一步。小聲介紹道。

“唔,看樣子氛圍很好。很熱烈啊。”呂嘉薇隨意的四處打量了一遍,“每天都有這麼多人?”

“差不多,創業孵化園裏現在有過千家企業,他們有的需要第二輪第三輪融資。一樣也要來演示,另外更主要的還是創業中心裏的初次創業者,他們一般是經過創業中心篩選之後,並進行了適度的包裝才來展示,這樣更容易贏得投資者的青睞。”男子也很熟悉這裏,有條不紊的介紹著:“除了這裏外,在濱海新區那邊也有一個類似的咖啡屋,但規模不及這邊,那邊顯得更成熟一些,主要是一些較為成熟的項目/技術的推介,但融資需求額度也要比這邊大不少,我們嘉華創投在那邊也有專業人員駐守。”

“哦,現在都說藍島的創業投資環境是最好的,天使投資和風投也都最青睞這裏,看來不假,就這份氣氛,很多地方就拍馬也趕不上,很難得啊。”呂嘉薇也認同這裏。

“是啊,呂總,藍島的創投環境的確是numberone,這一點毋庸置疑,雖然京滬深現在也在迎頭趕上,但是藍島不僅僅是這份創投環境最優,它還有一點優於其他城市,就是它的自然環境和氣候環境,歸結起來就是生活居住環境,這裏氣候宜人,冬暖夏涼,而相比之下,京滬深惡劣的空氣環境和糟糕的交通狀況,足以讓人崩潰。尤其是那些從國外歸來的創業者,很多都無法適應京滬深在空氣和交通上的惡劣環境,所以藍島在這一點上最能打動他們,我接觸過一些海外歸來的創業者,也和他們探討過很多,實事求是的說,京滬深的確有很多比藍島更具優勢的地方,但是一個對健康造成很大威脅的空氣質量足以讓很多人放棄那裏,因為這些人既要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同樣更要對自己的家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