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卷 冷眼向洋看世界 第二十七節 航空產業(1 / 2)

“郭叔,您這樣說我可承受不起了,現在我是兩眼一抹黑,中央政研室對我來說都是一片陌生,我純粹就是一來學習的新丁,哪裏敢妄談國家大政方針?”陸為民一聽郭征這番話,脊背都出一身毛毛汗,郭征不但是自己長輩,而且也是中*央*委員,要說黨內身份比自己更高,這番話可有點兒揶揄地味道了。

“錯!為民,你別以為我是在高抬你,我這是實話實說,你不是妄談,探討,摸索,分析,研究,甚至製定國家大政方針,為中央建言獻策,本來就是中央政研室的職責,何來妄談一說?”郭征毫不客氣地反駁:“沒錯,你是新去,但熟悉工作是一回事,開展工作又是一回事,你是政研室副主任,肯定在工作中會分管一塊,在工作中肯定也有針對性,加上你還兼任中聯部副部長,可以想象得到你的工作分管多半也是和國際工作相關的,我們華航集團現在麵臨的就是走出去請進來戰略,一方麵要擴大與烏克蘭等國的技術合作,同時又要和巴基斯坦/坦桑尼亞/緬甸/委內瑞拉這些國家進行進一步的出口合作,這些合作戰略還需要中央各方麵都有更明確的政策引導和支持,否則我們華航集團的發展就會受到影響,我這不是走後門,而是實事求是的介紹情況,你們政研室理所應當的應當在這些方?麵做政策研判,提出應對策略吧?”

郭征的振振有辭讓陸為民也是無言以對,對方現在還真是把自己當成了一號人物了,可自己這還沒有來得及走馬上任呢,就算是自己走馬上任了,能不能迅速適應進入角色,他自己心裏都還是有些沒底,就算是適應了,能不能入郭征所說的那樣就能具有影響力和話語權。他也很懷疑,當然他是認同郭征的一些觀點的,作為國家戰略支柱產業的航空產業,發展戰略的確需要明確路徑,如何平衡好維護國家核心安全權益與市場性相結合,的確值得探討。

“郭叔,您也知道我現在的情況,您說的事兒肯定也是大事,但我覺得可能太具體了一些,政研室也許能有一些影響力。但是我個人感覺好像還是大框架大方向上的,對於具體方略的規劃獻策,恐怕還是有點兒力有未逮,你覺得呢?”陸為民隻能越發低調地解釋分說。

“為民,我知道,但大框架大方向的政策引導對於我們和國外的合作也有很大的影響,比如和巴基斯坦的合作,梟龍合作了,可否支持更高層次的合作。比如殲10和殲11?再比如是否可以像一些友好國家出售殲10和殲11,這些都直接關係到我們華航的發展大計,我就是擔心中央一直在這方麵的政策不明確,耽擱了我們華航的發展。這種情況屢見不鮮,我找你也就是要請你關注一下這些方麵的情況,既要中央政研室的政策支持,同時也要從中聯部這邊的外交政策引導扶持。”

陸為民若有所悟。“郭叔,你怕是早就知道我的去向了吧?”

郭征在電話裏朗聲大笑,“知道一點兒方向。不過具體情況誰也說不清楚,所以沒和你多說,隻有等到中央敲定通知才能算數啊。”

難怪陸為民總覺得那一日在機場偶遇,郭征那麼熱情,而且言語間總有意識的把話題往華航內部的事情上拉。

不過陸為民倒也是讚同郭征的一些觀點的,華航的軍機係列不能隻關著門在自家院落裏玩,必須要走出去,這不僅僅是市場和資金的問題,軍機必須要通過不同環境下不斷的實戰演練來逐步完善提升,美國人的f15/f16賣到了全球,俄羅斯的米格係列和蘇係列一樣如此,一個大國家如果不能夠在全球軍火銷售上占據必要份額,那就不能稱之為一個真正的大國,同時軍售也是一個大國維係和支撐與盟友和友好國家的必要手段,這一點陸為民也是極為認同的。

郭征的想法更多的是從華航集團產品市場考慮,按照陸為民的判斷,梟龍不用說,像殲10和殲11係列其實已經相當成熟了,空軍早已經開始裝備服役,甚至已經形成了戰鬥力,隻不過處於對外政策和保密考慮國內也是半遮半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