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卷 冷眼向洋看世界 第五十節 出訪,新招(1 / 2)

在非洲局工作多年,竇慶文也知道對非關係一直在緩慢升溫,尤其是在中國經濟實力不斷攀升,對外能源需求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像蘇丹/安哥拉已經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原油進口渠道之一,而中國工程建設企業也不斷在非洲地區攻城略地,加上五礦企業也進入非洲,非洲市場也越來越被中國企業所重視,所以他也清楚中央對非洲隻會越來越重視。∏∈,

隻是6為民這一趟來得也太猛了一些,一下子要出訪非洲八國,而且涉及麵非常寬泛。

最初他以為6為民既是要經貿開頭,配合著黨際交往,順帶也按照6為民的新思路,通過與各國政黨以及一些社會團體組織接觸交流,來進一步拓展展空間,但是越往後他也覺得6為民的動作力度越大,經貿也就罷了,央企好幾家,民企就更不用說了,是大頭,浙粵昌三省都很踴躍,而後牽扯到教育文化部門,也說得過去。

6為民在後期的工作也是越要求越細,在竇慶文看來,這已經有些出中聯部的工作範疇了,涉及到放方麵,有點象是全方位的合作外交了,經貿/文化教育/農業/社會事業,幾乎麵麵俱到,而且6為民對每一方麵都提出了他自己的要求,要求就每一方麵現在存在的問題提出應該從哪些方麵來解決或者改進。

以教育為例,他要求教育部門配合提出相關規劃,為這幾個國家提供相關的教育交流計劃,細化到每年多少個,涉及到各個國家的哪個具體區域和具體種族民族和他們的語種,這裏邊的配合工作就需要外交部和中聯部來,很繁複,也需要和中國駐各國的大使館以及各國駐中國大使館進行對接,竇慶文甚至都有點兒擔心外交部會有些不滿,在他們眼中,這一趟中聯部顯然是有些“逾越”了。

不過6為民顯然不太在意這一點。又或者竇慶文覺得6為民是不是獲得了“尚方寶劍”可以“自由裁量”,聯係的各個部門也都還是比較配合,像商務部/教育部/文化部/民政部/農業部/國資委等部門,基本上都滿足了6為民提出的要求。也在這一輪出訪中安排了相應級別的官員,這在以前是比較罕見的。

但最讓竇慶文感到吃驚的還是這一次出訪包括了幾名和軍方相關的人員,雖然名義上軍事科學學會的學者,但是竇慶文還是清楚裏邊仍然有兩名屬於軍方的代表,來自海軍。

竇慶文知道海軍方麵一直在推動海外補給基地建設一事。像吉布提/塞舌爾/納米比亞都是潛在的候選地,不過外交部在這個問題上比較謹慎,高層對這個意見也是態度模糊,未曾明確,6為民顯然是希望在這個問題上有所突破,而他的觀點顯然也吸引到了軍方的注意,海軍這一次派員參加,肯定也就是要有所作為了。

雖然不清楚6為民準備在這個問題上怎麼做,但是竇慶文相信6為民也是獲得了上邊點頭的,這是原則問題。至於如何來具體操作,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竇慶文估計6為民這一次肯定是要有所作為了。

想到這裏他也覺得有些心潮澎湃,不管怎麼說,能夠跟隨這樣一個敢闖敢幹的領導出門,他也覺得是個機遇,要不成天就這麼蜷縮在機關裏,研究研究再研究,建言獻策卻始終難以獲得認可,委實覺得憋屈。這一次終於可以出門,好好幹點兒像樣的事情了。

*************************************************************************************************************************************************************************************************************

按照計劃,訪問團第一站是埃塞俄比亞,飛機從京城飛亞的斯亞貝巴。是阿聯酋的航班,經停迪拜,國航現在還沒有直飛亞的斯亞貝巴的航線,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開通。

代表團一行58人,堪稱龐大,對於6為民來說這也是一個挑戰。他還從未率領過如此龐大的代表團出訪,同時也為有過如此形式和內容的出訪,對他來說壓力不小。

在出之前,6為民就要求所有成員都必須進行為期兩天的基礎培訓,就要去造訪的八國情況一一由相關人員進行介紹和培訓,有什麼不懂和問題也要提前問清楚,避免到了目的地之後再抓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