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卷 冷眼向洋看世界 第九十一節 昌西(1 / 2)

d

昌西州的情況比較特殊,這是雷誌虎和譚偉峰在昌西州呆了這麼幾年才逐漸體會到的,有些狹隘而又保守排外的情緒在昌西州內一直若有若無,這在昌西州的縣處級和科級幹部中尤為突出,這一點其實昌江省委也意識到了,所以在最初采取了對州委州政府的班子進行調整之後,也開始有意識的對各縣的縣委書記進行調整,像當初譚偉峰/李幼君/馮西輝都是通過這種渠道到昌西州的。+◆,

昌西州是少數民族地區,人口335萬,除了漢族,共有9個少數民族時代世代生活在這裏,其中土家族/苗族/瑤族/侗族/白族/回族等多個民族人口比例相對較大,呈現出大雜居小聚居的態勢,漢族人口最多,占到了46.6%,土家族/苗族/瑤族是最大的三個少數民族占到了50.8%,其他少數民族占2.6%。

譚偉峰之所以能出任昌西州州長,也是有特殊原因的,他是原籍是昌西州茂源縣人,也是土家族,但是考上大學之後參加統分分配到了宋州教書,後來在學校裏也曆任校團委書記,後調到宋州團市委工作,最後到市委宣傳部擔任副部長,最終到市教育局擔任局長。

從宋州到昌西州,擔任州委副書記兼昌西市委書記時,譚偉峰就意識到了這一點,雖然自己是昌西州人,但是從大學時代開始就沒有再在昌西州工作生活,可以說對改革開放以來昌西州的情況一無所知,但是組織安排,也就有意圖,他當然隻有服從。

不出所料,他很快就升任了昌西州長。擔任昌西州長之後,才感覺到了更大的壓力,昌西市算是昌西州情況最好的實現了,但是仍然讓譚偉峰意識到了落後地區和發達地區的差別有多麼大,而要改變昌西州的麵貌有多難。

困擾昌西州的難題不僅僅是基礎設施道路交通以及資源這些方麵的問題,關鍵還是在於這地區的幹部思想作風。跟不上改革開放的步伐,仍然還停留在**十年代,要改變這種思想狀況和作風,其難度可想而知。

這一次陸為民第一站就走昌西州,足見對昌西州工作的重視,這讓雷誌虎和譚偉峰都感覺到了巨大壓力。領導對你這個地方的重視,既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是既然重視。那麼你就受關注,獲得的目光更多,同時可能領導也會給你帶來更多的資源和政策,壞事是你工作上的不足和缺點,都會呈現在領導焦點之下,這種放大效應,會讓你這段時間都倍受煎熬。

陸為民來昌西的第一站固城縣情況還略好,這是昌西州東出的門戶。無論是自然條件和幹部素質都要相對偏好,而且受到青溪這個昔日昌江較為開放發達的地區影響。全縣經濟條件也要好一些,對這一點雷誌虎和譚偉峰心裏都還不是很擔心,但是第二站是羅崮,這就有些麻煩了。

羅崮在固城北邊,距離固城45公裏,但這45公裏都是山道。道路狀況一般,但是因為大部分都是在山區中盤旋,很是考驗駕駛員手藝,而這45公裏山道也直接把羅崮和固城劃開了,羅崮自然環境惡劣。人口隻有不到30萬,城鎮人口不到四萬人,其中縣城人口僅有三萬餘人,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窮縣。

而羅崮的情況也不容樂觀,連續三年經濟增速在全州墊底,也是全州貧困人口比例最高的縣份,羅崮的班子建設也是難以盡如人意,雷誌虎和譚偉峰搭檔之後已經對羅崮縣委班子進行了調整,但是其效果仍然不佳,原來寄以厚望的州社保局局長官耀良出任羅崮縣委書記之後,仍然是起色不大。

*************************************************************************************************************************************************************************************************************

斯柯達和一輛跟隨的途銳越野車進入昌西州境內之後,陸為民就沉默了下來。

他的目光一直在窗外徘徊,從青溪新田出青溪境,到固城縣城大概還有接近四十公裏,連綿起伏的山嶺和蔥綠金黃夾雜的秋色,再加上時不時從窗外縫隙裏傳來夾雜著山野獨有的清新空氣,讓人心情都格外愉悅,不過對於陸為民來說,他心裏卻怎麼也說不上輕鬆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