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碧海浪濤(卷終)(1 / 2)

晏世輪此番出擊澳門,沒有征得任何人的同意,也沒有這個必要。整個行動幹脆利落,一天時間,進駐香港。三天之後,如願拿下澳門。香港由於還屬於大明,晏世輪是十分客氣的“請”走了當地的五十名駐軍。而澳門,晏世輪再也忍受不了壓抑的情懷,周密部署下,完成了一次精確的定點打擊。所有的葡萄牙駐軍、商販,所有的,無一幸免。一共三千多人,麵臨著和荷蘭人特羅普相同的待遇——去台灣南部挖礦。什麼時候葡萄牙和荷蘭拿銀子贖人了,什麼時候再放他們走。

從此,晏世輪完成了大明東、南沿海的全部布局,形成了一個更為廣闊的戰略縱深。

三個月後,原本在呂宋島上不可一世的西班牙人,也遭到了滅頂之災,同樣的精準布局,同樣的精確打擊,擁有近萬殖民者和駐軍的西班牙,在馬尼拉遭受重創,隨著最後飛艇部隊的從天而降,馬尼拉總督徹底投降。這一役,晏世輪貫徹了西班牙人的思想,沒有留一個活口,就像他們曾經對待印尼和呂宋的華人一樣。上至西班牙馬尼拉總督,下至幼小孩童,晏世輪隻對部下們說了一句話——怪他們沒投好胎。

金鄉軍裝備了先進武器的近代軍隊,兵不血刃的拿下呂宋、印尼之後,順利將隊伍一路向南開去,在已經服役了的“蕩奴”號上,五個巨大桅杆擎天而立,將近兩百米的長度已經成為木製帆船的長度極限。現在金鄉軍隻完成了三艘這種巨無霸,但是其中任意一艘,都具備了和鼎盛時期日不落帝國主力戰列艦爭雄的實力,雖然日不落帝國在曆史上還要在一百年後才能有這種船。而且,晏世輪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就像他現在在歐洲所幹的事情一樣。

澳洲,金鄉軍終於來了!

十五年後。金鄉港。

由於晏世輪不斷的利用曆史和科技的雙金手指,打擊紅夷、絞殺東奴,屠戮北虜,且遼東毛文龍率部歸降,朝廷不得不重新定位晏世輪。但是這個時候的金鄉軍,早已經利用澳洲的資源,完成了工業革命。治下百姓已經達到了幾百萬之多,應對各大洲的戰事的常備部隊,也已經達到了十萬以上。這些精銳部隊,是此時世界上所有敵對勢力的夢魘。十年時間,後金又被打回原形,所有所得之地不得不歸還大明,並且將多爾袞、福臨(順治)等人送往京師為質,皇太極僅餘三千兵馬,兩萬滿族百姓,回到建州種田去了。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按照晏世輪的願意,是要像滅掉馬尼拉一樣,滅掉沈陽的,但是此時牽連諸多,晏世輪也不願嗜血好殺,最終全部閹割了這些滿清王公貝勒們,放回了建州,讓他們自生自滅去吧,太監部隊,大明還是可以應付得了的。

大明方麵,崇禎帝曾經下旨意,榮升晏世輪為輔政大臣,賜皇姓。但是這點兒小恩小惠豈是晏世輪在乎的?他婉拒了朝廷拋出的橄欖枝,自己就是造反的,怎能接受招安?遂提出了要求——遼東、山東、福建、廣東,這幾處晏世輪要定了,沒商量。晏世輪不願對同胞舉起屠刀,連印尼、呂宋的華人都能納入麾下,這些真正的大漢民族後裔怎能自相殘殺?經過了三年的推諉扯皮和陽奉陰違勾心鬥角,最終,崇禎帝同意這幾處的“租借”,就像當年的香港島、澳門島一樣。晏世輪直接不客氣的收了。

大明內陸,由於有了晏世輪依靠基隆商館打通的“糧食通道”,各地商人無法囤積居奇,來硬的還打不過這些金鄉軍人,而且從東南亞來的糧食,量足、質高,價低,根本競爭不了,所以,糧食與其他行業如紡織、機械加工等一樣,大家都跟著金鄉軍入了股份,老老實實的繳械投降了。而最終獲益的是平民百姓。生活好了,誰還造反?隻要有口吃的,大家不願背井離鄉。而且金鄉軍又將高產量的紅薯、玉米、土豆等作物大範圍的推廣,一時間使得大明在整個十七世紀四十年代,愣是沒有爆發超過兩千人的流民起義。大家都打工賺錢去了,哪有時間造反?

而隨著金鄉軍的報紙、雜質風靡全球,各種有利的輿論導向影響了全球各地的華人,他們爭先恐後的回到家鄉,或者來到金鄉軍的領地,去貢獻著自己的光和熱,將金鄉軍建設的越發強大。不僅是各地的華人,大明本土的眾多人,也在明裏暗裏的各種廣告吸引,來到金鄉軍治下後,幾乎沒有離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