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次小個子少年被打下擂台後,千言本想下麵眾人會如同前次一樣,等候稍許再來迎戰。可這次千言卻未曾想,下麵不但沒有給他調息的時間,接連跳上來四人。這四人,三人是術士,一人是武者。像那個被打下台的小個子少年便是道武雙修,隻不過不怎麼明顯,僅僅帶有震顫心魂的術法‘鳴嘯’,這種鳴嘯之術其實就是初級道術中的通靈術。類似那個白袍老者施展的,隻不過白袍老者卻因境界極高且專精心魂且道術天境者可將自身化成虛無,所以施展通靈攻擊時,卻使人根本無法防躲,僅能靠自身硬抗,如若不是老者僅僅是用一絲靈氣,可能千言當時就已然僵死。而瘦小少年卻僅僅是用那鷹嘯之音影響心魂罷了。可惜遇見的是千言,一個專攻體術者,靈氣根本不會在其體內留存片刻便會消散。這也是千言能在老者施法後還能站起來的原因,隻不過這也要看施法者的境界如何,不然,也會在體內留存很久,那也足以傷及性命了。
而麵前這四人中站在前麵的這個道武雙修的少年卻跟郭解的修習有些相似,將靈氣度滿手中的那口長劍上,使其更加鋒利。後麵的三人也是各念咒法,雙手也是各拿出一塊玉片。千言知道,因為自己的三位師傅都告訴過自己,術士再未達到‘凝心境界’之時都需要外物來儲存靈氣,這樣在施法之時才能得到靈氣供應。而這個儲存靈氣的物品多為玉石,玉石溫柔,屬中性,所以是最好的儲存物品。像皇親國戚均在死後用玉石做為‘殮衣’,因為部分玉石在材質上能儲存大量的靈氣,隻要世上靈根不斷,便可自主吸收來供應保存屍體,使其屍體千百年而不腐。但這可不是常人或者那些大家族能弄的起的,隻有王侯才可以如此奢靡。而平民雖然都多修習術法,但能買起那一塊存儲些許靈氣的玉石,便都是大家族或者是一些富裕大戶。因為玉石材質也是分不同的,存儲靈氣多少也分高低的。像較好的便為晶瑩剔透那種,而能儲存靈氣則被稱為‘晶玉’,這種晶玉可以存儲些許靈氣,但也有不可存儲的,但也多被大戶用於雕刻裝飾。而像雜質極多的那種‘雜玉’雖然有的也可以存儲但卻比晶瑩剔透的那種‘晶玉’要少很多很多,但隻要能儲存靈氣,便會價格極高,因為玉石即使靈氣用完,隻要放到一旁,即使不往裏麵灌輸靈氣,其自身也會吸收,所以其價格極高,而其中儲存靈氣較多的晶玉更是價格高的離譜,就看那些皇族貴戚,即使皇帝駕崩後也僅僅是用能吸收靈氣的雜玉做為殮衣,由此便可知曉其晶玉的價值了。
但這些玉石中有一種卻極其珍貴,那便是‘玉髓’。玉髓也為玉石,但多呈現混沌之色,外表顯得異常渾濁。但這種渾濁的玉石卻需要在‘玉礦’中才能孕育出那麼幾塊,且隻要是玉髓便都可儲存靈氣。雖然玉髓珍貴,但卻僅僅能儲存,也有高低之分,有些僅僅能儲存一道相當於‘通神’之境(道術初等)的全部靈氣儲量,有些卻可儲存相當‘淬體’之境(僅次於天境)的全部靈氣,像亂國時的‘和氏璧’便是晶玉中極高的。其裏麵儲存的靈氣甚至能供應千軍萬馬,後來更是被秦國得到雕刻成‘印璽’,後被漢得到也被稱之為‘傳國玉璽’由此可見能儲存大量靈氣玉石的價值了。
雖然麵前的這幾人用的都是最普通的雜玉,但也是能儲存半個符咒所需的靈氣。像上次那‘趙國五傑’所施展的掌心雷,如若是其自身,這五人也就僅僅能施展出三道或者兩道那高等麻痹作用的雷柱。像當時千言初入京都時遇見的那個叫‘大俠’的青年拿出玉石的時候,千言也是有些驚訝。可惜那個大俠所拿的僅僅是最低憐的雜玉,且自身等級極低,所以僅僅能施展出一個‘小火球’,可麵前這幾個術士手中的最低也是能儲存半個初登符咒所需的靈氣儲量。果不其然,隻見這後麵的三人咒印剛剛結完。隻見樓台上再次被烏雲遮住,這次雖然沒有那趙國五傑所施展時的大和濃鬱,但也是雷光爍爍。千言可不敢大意,一旦自身被雷光擊中,雖然傷不到根本,但卻會麻木片刻,而對方卻有一個道武雙修的武者。千言知道一旦自己麻木片刻,對方這個武者一定會攻擊自己。想到此處,千言將雙臂緩緩平伸,將氣血運轉全身,隨後猛地向那個前麵的武者處奔去。千言知道,隻要纏住這個武者,即使頭頂的雷咒降下也會同時擊中二人。而千言已經達到碎空之境的武者絕對能抗下,而麵前這個武者僅僅是常體和通神之境,且對方又是道武雙修。道武雙修雖然能給自身加持,但受到術法攻擊時卻也會使靈氣在自身停留許久,這自然受到的傷害也會很大。可對方見千言襲來,卻被未退卻反倒大吼一聲持劍襲來。而身後的三人卻相視一眼,臉色凝重的對台下高喊道:“你們還等什麼,能上來都上來,將這個匈奴小子打下去。”由於施法靈氣已經基本耗盡,說出此話後便都盤腿坐到樓台的偏角處。台下的眾人雖然有部分打算再看看,但還是有不少已經竄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