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歸去來(1)(2 / 2)

羋月看也不看那步輦,伸出拐杖一掃,示意步輦退開,自己拄著拐杖,仍一步一頓往前走去。

一排排的黑甲兵士擋在她的前麵,卻在她一步步走近的時候,一點點退開去。

秋雨綿綿。

鹹陽宮內,魏冉等人已經不在場。

範雎排在群臣第一位。

嬴柱跪在嬴稷麵前,解下七旒冠,嬴稷將象征太子的九旒冠戴在嬴柱頭上。

嬴柱站起,轉向眾臣。

範雎上前跪下道:“臣等參見太子。”

群臣自左右走到中央排成兩列,正要跪倒行禮。

忽然外麵一陣齊呼:“太後駕到!”

嬴稷怔住,群臣也怔住了,都轉頭看向殿外。

羋月的拐杖聲自遠而近,一聲聲打在人們的心頭。

終於,一根拐杖自殿外伸入,羋月出現在眾人麵前。

群臣不禁一起跪下道:“參見太後。”

羋月走入殿內,站在正中,看著嬴稷。

嬴稷看著殿外畏縮的黑甲兵士,長歎一聲,一步步走下台階,走到羋月麵前跪下。

嬴稷道:“兒臣參見母後。”

羋月舉目一掃,問道:“穰侯、華陽、涇陽、高陵何在?”

嬴稷道:“穰侯已卸相位,與華陽君、涇陽君、高陵君出函穀關,各歸封地。”

羋月道:“把他們叫回來。”

嬴稷看著羋月的臉,又看看範雎和嬴柱道:“恕兒臣不能遵命。”

羋月平平掃過眾臣道:“我沒叫你。國相何在?”

範雎上前道:“臣範雎見過太後。”

羋月道:“你是何人?”

範雎道:“國相範雎。”

羋月道:“無名之輩,何堪為相?庸芮——”

庸芮上前,深施一禮道:“太後——”

庸芮看著羋月的眼睛,輕輕地搖頭。

羋月舉目望去,眾臣見了她的眼光,紛紛低下頭去。

羋月冷笑一聲,看向嬴柱道:“子柱,去把你的舅公和叔父們追回來,若是追不回來,你也不必再回來了!”

嬴柱無比惶恐,哆嗦著一步步退後。

嬴稷上前一步,擋住羋月道:“母後若要一意孤行,就先賜死兒臣吧!”

羋月指著嬴稷道:“你——”話音未落便暈了過去。

嬴稷抱住羋月,連聲呼喚道:“母後,母後——”

雨過天晴,整個秦宮在陽光下更顯肅穆輝煌。

章台宮內殿中,一縷陽光斜射進來,照在羋月臉上。

羋月睜開眼睛,視線有些模糊,凝神打望,看見了床前的庸芮。

羋月長歎一聲道:“庸芮,我沒有想到,連你也會背叛我。”

庸芮道:“整個秦國,自大王起,到庶民黔首,沒有一個人會背叛太後。”

羋月冷笑道:“那現在這種情勢,又算是什麼?”

庸芮道:“太後依然還是太後,穰侯依然還是穰侯,大王依然還是大王,而安國君乃嬴氏王胤,成為儲君,亦屬分內之事。”

羋月隱隱威懾:“我這一生,隨心所欲,到老了,恐怕也不會改了這性子!”

庸芮暗含勸誡:“太後這一生隨心所欲,因為太後有隨心所欲之後安定局勢的能力。”

羋月道:“我現在失去這個能力了嗎?”

庸芮苦笑道:“不,太後這一生都有這隨心所欲的能力。隻是太後,你我再沒有隨心所欲之後安定局勢的壽命了。”

羋月怔了一怔,忽然笑了起來道:“哈哈哈,所以你選擇退讓了?”

庸芮道:“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又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此謂凡事不可太盡。如齊桓公、趙武靈王等君王,於天下諸侯之間馳騁自如,何等霸氣,可卻沒有想到禍患起於肘腋之間。臣以為,再英明的君王,也不能將十分的力氣用於隨心所欲。行事當留三分餘地,方是長久之道。”

羋月笑了好一會兒,才停歇下來,拿手帕拭了拭笑出來的眼淚道:“先王臨終之時,遲疑反複,我曾因此輕視於他。如今看來,他是悟得比我深啊!”

庸芮道:“太後深諳老子之道,臣隻是班門弄斧。”

羋月道:“我隻是不明白,安國君有何能耐,群臣這麼快就順從了?”

庸芮道:“在太後的眼中,安國君與涇陽君、高陵君並無區別,可是秦國畢竟還是嬴氏江山!群臣選擇的是順流而安,而非逆流而亂。”

羋月道:“這天下,原不應該是有才能者居之嗎?”

庸芮道:“涇陽君、高陵君若非太後親生兒子,太後還會這麼執著地選擇他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