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生異象,真主臨凡(2 / 2)

打完羅漢拳後,王征就開始洗漱,吃飯,白天跟著父親王伯昭識字,讀書。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

七天後,王征依舊早早地起床,依舊是打拳,跑步,吃飯,吃過早飯後王征便要去父親的書房讀書,這是他每天的必修課之一。這天他吃過早飯後便要去他父親的書房,剛要走,便聽見管家王彪在他身後叫他,王征回頭一看王管家正向他這邊走過來,王管家今年四十有三,正當壯年,力氣如牛,武藝高強。當年濟州大旱餓死無數的百姓,正當這王彪快要餓死得時候,王征的父親,王老爺子經商回家,在路途中發現了他,將他救起,從那以後變成了王府的管家,對王家人也是非常的忠心。王管家名叫王彪,因腿法使得出神入化,故別人給他起了一個‘鐵腳仙’的綽號,為人豪爽,十八般武器樣樣精通。

待王彪走到他身邊,王征問道:“王叔,有甚事麼?”

“哦,老爺讓小少爺你過去,聽說來了一位老道士要見小少爺你。”王彪回答道。

王征感到很是納悶,老道士?找我幹嘛?哎,不管了,到大廳去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嗎。想罷,抬腳向大廳走去,王征不久便到大廳,見大廳內正座上坐著自己的父親王伯昭,側首位坐著一位老道士,那老道士鶴發童顏,竟看不出有多少歲,仙風道骨,一看便知不是什麼一般的人。王征走上前去向父親王伯昭作揖拜道:“見過父親。”又向一旁的老道拜道:“見過道長。”說罷,又回身問道:“父親,叫孩兒來有甚事?”

王伯昭見自己的兒子如此的懂禮儀,不由的驕傲起來,用手捋了捋斑白的胡子,微笑著說道:“征兒,這位是信州龍虎山的嗣漢天師張天師,張天師此次前來專門為了收你為徒,你意下如何呀?”

聽完父親的話後,王征當時便愣住了,什麼?信州龍虎山的嗣漢天師張天師?那可是比‘入雲龍’公孫勝的師傅羅真人還要牛的人,要收我為徒,還特意?當然是同意了,不同意那是傻子。王征從震驚中回過神來,連忙朝張天師跪下叩首道:“王征願意,見過師傅。”

這張天師便是那晚在龍虎山頂夜觀天象的道人,見有帝星在濟州上空升起,光芒竟蓋住了北邊的紫微星,張天師知道要改朝換代了,但是他要看看這個人(也就是王征)的心性怎麼樣,今天見王征不到五歲的年紀便如此的尊長守禮,不盡滿意的點點頭。

“好,今日你拜我為師,日後需除暴安良,為民著想,不可為害一方,否則,縱有千裏之遙,我必取你性命。”張天師說著,眼中射出一道精光,讓人不敢與之直視。

王征連忙說道:“徒兒謹遵師父教誨。”

張天師從懷中取出一本書來遞到王征的手上,說道:“此乃我到家內功心法《太清玄功》你今晚那回去將它背熟,為師明日正式教你。”

王征欣喜地接過秘籍,向王伯昭,張天師二人拜了三拜後,便連蹦帶跳地回房去了,王伯昭心裏也是高興不已,自己的孩子拜了大名鼎鼎的張天師為師,能不高興嗎,但看著王征連蹦帶跳地出去,苦笑著搖了搖頭,心道:還是個孩子呀。

且說王征回到房間內,一屁股便坐到書桌旁的椅子上,這《太清玄功》不愧是道家的無上心法,口訣異常地繞嘴,平仄什麼的根本沒有,壓根沒有押韻的地方,即便如此,王征還是花費了一下午的時間將這秘籍背熟了,又溫習了幾遍,確定沒問題了,方才洗漱上床睡覺。

第二天一大早,天剛剛亮,王征便起來了。照常在院子中跑步,打拳,之後才去找張天師,張天師見王征這麼早便來了,心中很是滿意,對王征說道:“為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曉陰陽五行之道,通十八般武藝,會法術詩文,辯術兵法無一不精,徒兒你學哪樣?”

王征想了一會兒,說道:“徒兒學治國安邦之道和武藝。”

“哦?徒兒你為何要學治國安邦之道,不如我教你從商之道,保你日後富可敵國,亦或是為官之道,保你在官場上如魚得水,將來封侯拜將,光宗耀祖,如何?”張天師說道。

王征堅定地說道:“不,徒兒就要學那治國安邦之道,從商追逐名利,縱有萬貫家財,不過是身外之物。官場黑暗勾心鬥角,縱使封侯拜將,不過是過眼雲煙,此等小道,徒兒不屑去學,還望師傅教徒兒治國安邦的大道。”

“好,好,好,那為師教你治國安邦的大道。但那武藝也是必不可少的,日後行走江湖若無武藝傍身,便是凶多吉少。”張天師道,帶著王征走到院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