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農家八月人倍忙(2 / 3)

何伯從旁邊遞給他幾頭野蒜:“蔥沒有,拿這玩意頂替一下吧!”

於是王澤把幾頭洗剝幹淨的野蒜卷進大餅裏,另外還有幾片蒲公英葉子,抹上自製的豆瓣醬,卻也是大口吃的著實過癮。

何伯看王澤的動作,搖搖頭,也不再理他,自顧嚼著一塊黍米窩頭。

飯後,眾人都在河邊樹蔭處歇息,王澤和朱伯符、程虎等人的精力比較旺盛,四處亂跑。程雪瑩等這回到沒有跟著跑,估計也是撿麥穗累了。

何伯也是年紀大了沒那個力氣跟著,沒辦法叫自己的一個學生,一個模樣敦實年齡十七八的小夥跟上,以防出意外。

朱伯符和程虎,隻顧著四處去捉突車(也就是蟋蟀),王澤卻是跑到不遠處田間的高崗上。

這處高崗大約有兩三畝大小,因為墾荒時,何伯覺得將其全部平掉費工費力,而且土質不好,於是就留了下來。

高崗上的大樹也沒有破壞,全部保留,平時可能是經常有莊戶前來休息,地麵上長滿青草,像是葛地根,其他的灌木什麼的都被鏟了去,樹蔭下不時有一陣涼風吹過。

王澤站在高崗上一處視野良好的空地四下觀望。隻見遠處還沒有開墾的荒地、山坡上,大片的牛羊在緩緩移動。

隻是今年山寨就增加了不少新生的牛羊馬匹,等過上幾年這些牛羊就會像是滾雪球一般擴大開來。

“何伯說了,等收完粟麥就會把那處荒地開墾出來,一部分還是種糧食,另一部分拿出來種上苜蓿,牛羊吃了會長得更好。”原來是何伯的那位弟子跟了上來。

那學生見王澤詢問的眼神看著自己,於是解釋:“小郎君,小人是何伯弟子,姓馮名靜,是去年受災的東萊流民,幸得大統領收留方得以活命,現為農學院院長何伯的助理。”

王澤頓時明白了,這是何伯以後的親傳弟子了,不用問,肯定靠得住的自己人了,於是開始問馮靜一些農學院的事情。

說實話農學院還是王澤提出來的,結果何伯成立了農學院後,王澤這廝一次都沒去過,這回趕緊打探一下。話說農業乃是一切的根基,無農不穩,這回好好了解一下,看看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地方。

不得不說何伯實在是個天才,何伯隻認得自己的名字其他都不認得,但是何伯的農學知識豐富之極,堪稱農學大家。

王勇殺官造反上山後,當時山寨糧食不足數月之用,還是何伯在山上找到了許多可以代替糧食的野菜野果,才讓大夥情緒穩定下來。

從馮靜的講述中王澤得知,上個月朱睿又跑了一趟齊州州治臨淄,竟然從那裏尋得一套北魏時期賈思勰著的《齊民要術》,當即重金買了回來。

劉清等人從南朝來的時候也帶了一套農書《氾勝之書》,是比《齊民要術》更早的著名農書,成書於西漢為氾勝之著。

農學院現在以這兩套農書為基礎,加上何伯自身的一些農業知識一起授課。

王澤還從馮靜的話中得出,這小夥正在把何伯的一些農學知識整理成冊,準備幫何伯也寫出一本農書來。想不到這看上去淳樸的一個少年還有這麼大的野心,不過值得表揚。

現在農學院已經有了五穀、果樹、蔬果、釀酒、林木等五大科類,下個月還要準備成立畜牧科,研究豬、牛、羊、馬等牲畜的養殖和病情治理。

王澤建議馮靜最好把牧草改良也加上去,另外原有的五科農學,最好都有良種選育的計劃才行。

另外山寨還有那麼多陂塘,村寨間去年開墾荒地,修築台田時,開挖的陂塘經過一夏也已經蓄滿了水,都可以進行淡水魚類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