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子這些禁衛精卒們就開心了,他們也是世代跟隨高氏家族的嫡係,可是大空話誰都不愛聽,如今聽到朝廷的封賞頓時一個個喜笑顏開的高聲歡呼起來。
不僅僅是百匹綢緞價值不菲,還有那可以傳承百世的數百畝良田,以及那自綦母懷文死後就再也造不出來的神兵,這些都是價值不菲的堪比千金。
在最後一批出城的百姓剛剛遠去不久,城頭上的守軍就看到遠處一片煙塵升騰,隨著一陣陣馬蹄隆隆聲,數千名騎兵來到了鄴城外數百米處。
看到鄴城城門關閉,城上旌旗招展、士兵兵甲齊備,依稀還能看到城頭上正在燃燒的火堆冒出的煙火,這些騎兵頓時知道城內守軍恐怕早就得到了己方進襲的消息,知道自己再也不可能奪取城門。
在騎兵首領的指揮下,騎兵迅速繞城一周,巡視城外是否有城內守軍的營寨,因為自古守城將領都喜歡在城外不遠處的險要之地設立營寨以為掎角之勢,不然孤城困守勢必難久。
看到城外竟然沒有守軍的一兵一卒,騎兵首領頓時大喜,他一麵派軍守住鄴城的幾處城門,一麵派人給緊跟著幾十裏外的步軍報信。
等到下午申時,二萬多名步軍也來到了鄴城城外,已經有數十年沒有遭受過戰火兵戈侵襲的鄴城,又一次迎來了數萬大軍的圍攻。
而且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次進攻鄴城的竟然還是一向還算忠直的朔州刺史斛律協率領的大軍。
可能是想勸解斛律協回心轉意,楊愔帶著燕子獻等幾位漢官來到東門城樓上,看著遠處一望無際的大軍,燕子獻等人頓時頭昏目眩。
不過楊愔畢竟是跟隨高歡親自衝鋒陷陣的,仍然是一副鎮定自若的樣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哪怕是城門外的斛律協看到楊愔這副模樣也是暗生佩服,這時城樓上傳來楊愔的聲音:“斛律將軍,我知道你隻是一時糊塗才做下這種錯事,還是早些回心轉意吧!你要想一想這些年來高祖、文皇帝對你的恩德呀!”
聽到楊愔的勸解,斛律協心中還是有些愧疚的,不過他還是對楊愔說:“楊大人,要不是你等漢官步步緊逼,我又豈能做下這等事來,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你就莫要多說了!”
一聽斛律協這樣說話,楊愔頓時覺得事情不好辦了,斛律協領兵打仗是把好手,可是和其他的胡人將領一樣認死理,一旦下了決定那是幾十匹馬也拉不回來的。
想了想楊愔又對斛律協大聲說:“若是如此,罪全在於我,我願意一死以謝天下,但是當今陛下乃是難得的明君,不如由斛律將軍來代我繼續輔助陛下如何?”
斛律協沒有出聲,他旁邊一名一直低頭無語的將領忽然抬頭,哈哈大笑著對城樓上的楊愔說道:“楊大人,事已如此你就不要再費苦心了!”
看到說話的這人,楊愔和城上認識這人的將領、士卒頓時都是大驚失色,說話的這人竟然是高演。
誰也沒有想到之前一直坐鎮晉陽,負責指揮河東、山西十餘州郡大軍作戰的大司馬、常山王高演,竟然暗藏在了南下的斛律協數萬大軍之中。
原來自從突厥等部族收兵後,北線的壓力大減,這時達奚成興大軍也因為北周丞相宇文護的再次受刺,在宇文護的命令下撤軍返回正平郡。
就這樣外敵已去,那麼國內爭奪權力的矛盾就成了第一位,於是高演經過與謀士一番參詳之後假借斛律協大軍南下的機會藏身在大軍之中,準備在經過鄴城附近時出其不意的拿下鄴城。
可是不想身在鄴城的楊愔也很是不放心斛律協從鄴城附近經過,沒有讓斛律協從朔州--太原郡--上黨郡--鄴城這條路線南下,而是直接從朔州沿滹沱河向東進入常山郡,再向冀州行去。
等等斛律協大軍還未到達冀州時,為了拉攏斛律協、破壞高演的陰謀,楊愔又假借高殷的命令給楊愔下了一道命令,讓斛律協轉道東進去平定已經占據三齊之地快一年的王勇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