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咱家的了(2 / 2)

聽到何亮如此一說,燕老大和羊枯頓時眼睛發直,哪怕沒有航路光是這些一年幾熟的土地就非常吸引他們了,若是在南洋占據了這麼一大片土地進行耕種,那麼東海各處就永遠不愁糧食的問題了。

如今己方的糧食似乎也可以從南陳購買,但是糧食作為一個國家的基礎,一種從其他國家購買那就是讓別人掐著自己的脖子。

“大兄,你就快快說你是在哪裏占據的那幾處據點吧!”看大家都等的急了,王澤忍不住開口道。

何亮指著地圖細細講述,王澤這才知道他新占據的五處補給點中其中有三處是在後世的菲律賓群島,另外兩處則是在婆羅洲北部沿海。

原來自從和王澤在夷洲北部新占據的基隆據點分開之後,何亮率領著大部分武裝商船大約四十餘艘一路南下,船隊大約有水手和各式隨船人員一共三千多人。

沿著夷洲東海岸南下後,先是在夷洲東海岸南部又建立了一個據點命名為夷東(台東),在夷東留守了四百人之後,何亮離開夷洲順著洋流繼續南下而行。

而後便在海上經過了一連串的群島到達了一座大島嶼,這座大島嶼遠超過夷洲的大小,因為大島上有不少數百年來南下的漢民海商後裔,於是這座島嶼就有了一個漢名呂漢,意為旅居海外的漢民土地。

王澤仔細一看‘我靠這不是後世的呂宋島麼!’不過呂宋得名也是因為北宋年間有許多宋朝海商在島上居住才得了這個名字,宋人不也是漢人麼,一個意思!

正興奮的講述新版‘何亮探險記’的何亮壓根就沒注意到王澤的驚詫表情,他隻顧著講自己的發現了。

在夷洲和呂漢之間的這一連串島嶼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特別是巴坦群島海域每年夏秋時節有非常多的台風經過,在這些島嶼上設立避風點是非常必要的,這樣可以極大地保護己方的過往船隻。

另外這一連串島嶼也有幾個可以住人的大島,隻是因為何亮船隊的人數有限隻是在這串群島南部靠近呂漢的一個島嶼上設立了一個停靠點,現在有百十人在島上停留,隻是因為島嶼較小隻算是停靠點,還算不得是何亮在南洋設立的補給點之一。

既然島嶼被己方占據了,那麼必然要起一個名字,因為這一串島嶼和琉球群島之間隻隔著一個夷洲,於是在後世被分開名字分別叫巴坦群島、巴布延群島的兩個群島如今在何亮的海圖上成為了一個被稱為‘小琉球群島’的地方。

‘哈哈,看菲律賓的猴子們還跟我們搶地盤,現在你們的呂宋島都成了咱家的呂漢島了,沒辦法誰讓哥哥早來了這麼一千多年呢!’看著何亮在地圖上開疆擴土,王澤的心裏別提有多舒服了。

在呂漢島最北部海岸有一條大河的入口,因為大河衝擊出來的大片平原所以這裏土地非常肥沃,何亮在南洋占據的第一個補給點就在這裏了,距離夷洲也不過隻有一千多裏路,往來也算便利。

第二個據點則是在後世的馬尼拉附近,不過因為生活在這裏的土著部落實力比北部的土著部落更強一些,所以何亮在這裏呆的時間更長修築了一個港口和一座堅固的城堡,更是派駐了近五百人駐紮在這裏,從西洋返航經過這裏時甚至還和附近的土著部落打了一架。

就這樣何亮一路上走走停停的,又在南長島(巴拉望島)、婆羅洲北海岸的東西兩側各建立了一個補給點,等到了南洋商貿重地淡馬錫的時候已經是臨近六月份了。

淡馬錫就是古代中國對後世新加坡的稱呼,早在公元3世紀的孫吳時期,中國古籍《吳時外國傳》稱新加坡為“蒲羅中”,意為“半島末端的島嶼”。中國開往西洋諸國的船隻都要經過淡馬錫,並停靠在這裏。

本來何亮來到這裏就打算返航的,不料在這裏何亮結識了一名來自南陳的商人,交談中那名商人對安息商人和天竺商人的西洋海路貿易的利潤羨慕非常,不過因為穿越西洋的危險性讓那名商人望而卻步。

何亮卻是聽在了心裏,於是何亮又和船隊的水手們商量了一番,決定往傳說中的佛廷去看一看。

“錫蘭人聽說性格和善,你們在哪裏應該不錯吧?”王澤後世的時候曾看過對斯裏蘭卡的一些介紹,說是島上的泰米爾人比較好鬥,而生活在島嶼南部的僧伽羅人則是性格和善,比較友好。

誰知何亮歎氣道:“聽說錫蘭當地高僧和南朝僧眾多有往來,年初時南陳皇帝陳霸先陛下廢掉多座寺廟,南朝僧眾將消息傳到了錫蘭後,當地僧民對我們漢民就沒有以前那麼熱情了,要不是我們說自己是南陳商人,恐怕還有性命之憂!”

王澤這才發現,自己對浮屠教的態度照成的後果還在後麵,而且這一時期西洋、南洋許多國家都是信奉浮屠教的,恐怕後麵的麻煩事還多著呢。

‘你妹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要是他們敢惹我,就看咱們腰間的長刀利不利了!’想到這裏王澤牙關一咬下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