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平馬川啊(2 / 3)

張青口裏的坊子堡是平馬川最北部的一處大屯堡,因為這裏靠近蝦夷人的地盤,加上那裏地勢平坦,平原周圍的丘陵也大多是可以放牧的低緩丘陵,土地比較多。

因此整個屯堡光是青壯就整整有上千人,等以後這些人再把各自家眷接來,不出一年起碼也是一個五千人以上的小鎮,可以說在整個平馬川也是數得上前三名的。

可能是接連幾個月漢民們開發平馬川的顯著成果讓一部分蝦夷人紅了眼,加上漢民來到平馬川後一直對附近的蝦夷人沒有絲毫侵犯,讓這些跟倭國人鬥了數百年的家夥昏了頭腦。

就在上個月底,忽然有一個人數上萬人的蝦夷人部落大舉進犯平馬川,當時坊子堡就擋在這些蝦夷人必經的路上,因此蝦夷人就想先把坊子堡拿下,再以此為據點,進犯平馬川腹地。

可是這些蝦夷人沒想到的是,就連胡秉常、楊武的正規騎兵部隊還沒來得及出手,他們就竟然在一個人數隻有千人的屯堡下铩羽,不僅沒有占到任何便宜,還損失了一兩千名青壯族人,讓這個蝦夷人部落損失極為慘重。

看著屯長張青在那裏抱怨,李安笑了笑道:“張老兄,人家坊子堡那裏土地寬廣不說,又有近半民眾都是從濟州島遷移來的,向來是善於騎馬的,咱們這裏哪裏能跟人家比呀!”

坊子堡的近半移民都是濟州島之戰後,一些不願在濟州島擔驚受怕的民眾遷移來的。

這些民眾大多是有家中弟子參加了遠征平馬川的戰事,然後他們又將濟州島的土地到官府手裏折換,雖然不可能換到更好的平原,但坊子堡周圍大片極為適合放牧的丘陵卻可以以一換一點五的比例折換。

這些濟州島的民眾來到這裏後,他們一方麵是有高出其他地方移民的知識水平,另一方麵則是他們有著更為富足的牛羊、馬匹,再加上這些人很多都是參加過戰爭,善於騎馬,因此一來到坊子堡之後他們就掌握住了當地的領導權。

而這些人對於王澤的統治也是最為支持的,在他們的影響下,許多地方的民眾也開始慢慢的向王澤想要的方向發展。

張青卻是不管那麼多,他氣哼哼道:“不管比不比的了,起碼咱們這裏的人數也太少了,就連武器也隻是軍中淘汰下來的破舊兵器,我看官府就沒把咱們放在心上,要是哪天小侯爺來到這裏我非要告一狀不可!”

張青是從齊州遷移來的百姓,平日裏待人倒也是比較熱情,為人比較實在,唯一一個大毛病就是這張嘴實在是喜歡嘮叨一些有沒有的事。

聽到他嘴裏又在嘮叨,李安正色道:“張老兄,過去你在齊州時你那裏是北齊腹地也從沒有兵禍,後來小侯爺攻略齊州,你又老早就跟著小侯爺來到東海,所以你也沒吃什麼苦,可是你知道當初我們淮南地的漢民是個什麼情況麼?”

聽到李安又要給自己上大課,早就聽李安講過好幾遍的張青當即一臉頭痛的樣子抱拳道:“好好好,我知道你們那裏辛苦,一開始是侯景禍禍你們,緊接著是王僧辯禍禍你們,後來又是齊國禍禍你們!”

見張青這幅樣子,對他脾氣早就了解了的李安笑道:“所以,咱們手裏的兵器也就是比軍中的差一些,可是南朝一些郡國兵手裏的兵器還不如咱們呢!眼下蝦夷人垂涎咱們的平馬川富饒之地,所以咱們還是要多加小心才是!”

“那行,咱們這裏的土地不多,到現在基本上也開得差不多了,今天就早點敲鍾讓大家來集合訓練吧,過段時間胡將軍那裏還要派兵前來檢查訓練情況呢!”雖然張青是屯長並不負責民兵的訓練事宜,但是民兵的訓練都是在農閑時,因此何時開始訓練卻是要參考屯長的意見。

說話間一隊隊吃完早點的青壯也來到了訓練場,這時大家的家眷也還都沒有接來,因此這些青壯早就適應了大鍋飯,來的時間也比較集中。

“隊長,咱們屯堡才隻有二三百個奴隸,還不夠我們一人一個呢,要不你跟胡將軍他們說說唄,再給我們多分點,”一名眉眼憨厚,卻一臉髯虯、身材高大的中年漢子對李安開玩笑道,“你看前幾天開地,俺這麼魁的身板都差點累趴下!”

李安定睛一看原來是屯中的壯漢大力士老錢,大名錢德勝,這家夥已經三四十歲了,長得一臉大胡子,據說當初要參軍,卻因為家中僅有他一子,家中還有瞎眼的老母結果被征兵處的人拒絕參軍。

移民東海前,老錢雖然有著一把子力氣,可是卻因為家裏窮他又特別能吃,哪怕再能幹活也沒有人願意把女兒嫁給他,有這麼能吃的家夥在,豈不是要把自己家女兒餓死掉?

就這樣一直到來到東海後,在以民兵的身份短暫的參加了夏渡島清理倭人部族的戰鬥後,老錢終於夢寐以求的分到了一名來自新羅的嬌俏女子,哪怕這名女子已經不是原裝貨,但是老錢依然是疼愛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