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曆九年的東海,注定是熱鬧的一年!
在王澤大婚喧鬧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後,又輪到王澤正式稱王建製的大典,於是之前的喧鬧還沒有平息,一波新的熱潮又在來襲!。
自古以來,但凡是立國當然要廣邀各國使節前來觀禮,除了以此分辨各國親疏,考察那些國家勢力比較值得拉攏之外,也有借機閱兵向各國炫示自己武力的意思在裏麵。
可是東海夏國馬上要舉行的立國大典卻頗有些尷尬,眼看著大典即將開始,竟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使節到來。
新羅、高句麗兩個國家就不用說了,雖然他們距離夏國很近,但卻是夏國的生死大敵,這些年王澤死死封鎖住高句麗聯係各國的海路,給高句麗、新羅兩國造成很大的損失和困難,兩邊如今沒打仗就不錯了,更別提派使節的問題。
北齊更不用說,到如今雙方雖然都沒有發生什麼大戰,但是北齊與王勇對對方占領區的滲透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小規模的戰鬥也是時有發生,到如今北齊也隻是將王勇這一方看作是叛匪,不承認這是一個國家政權,更不會派遣使節。
北周雖然之前跟王勇這邊結盟,但是那主要是為了離間東海一方與南陳之間的盟友關係,因此更不用提,而且雙方之間的距離遙遠不說,還遠隔著北齊、南陳,要派出使節也來不及。
除了這幾個國家外,南洋的諸多國家對東海這兩年不斷在南洋增加的實力開始警惕,尤其以室利佛逝國因為在婆羅洲西部也有一部分國土,因此對於婆羅洲上的泗水城等地不斷增強的實力最為警惕。
這樣一來,南洋的許多國家也不會派來使節!
除了這些國家外,塞北草原上也有很多國家,比如說突厥很強大,可是王勇、王澤父子跟人家也沒有一點交情,而且這突厥以後必然也是王澤一個大敵,不打交道也就算了。
可是這些國家沒有使節來也就罷了,原以為必然會派出使節的契丹和南陳也沒有見到任何一個使節到來,這就讓王澤心裏頗有點不是滋味,想不到混了十幾年竟然連一個朋友都沒有,真是太失敗了。
如今看看參加東海立國大典的人,除了東海自己內部的人士之外,連勿吉之地的土著部落也隻是來了號室部與拂涅部的大首領們。
號室部與拂涅部因為他們的領地緊緊毗鄰王澤在勿吉之地開辟的地盤,因此麵對著王澤龐大的實力和邀請不敢不來,至於其他比較靠近高句麗的粟末部、安骨車部、伯咄部畏懼於高句麗的實力,不敢來參加。
倒是生活在統們江(圖們江)流域的白山部殘部想來參加王澤的立國大典的,可是在之前統們江之戰後他們已經被打殘,如今王澤已經看不上這些人,雖然接受了他們的投誠,但是沒有讓他們參加大典。
不管怎麼樣,在經過幾個月的準備後,就在七月初一這天,王澤的登基大典終於在鎮海城內開始了。
鎮海城新城是王澤親自操刀設計的,就在距離鎮海堡西北部三十裏外的一大片臨山靠河的平緩坡地上建造,因為城池建造的規模極大,城池西北部的城牆距離率濱水也就是三四十裏路的樣子。
附近山林裏發源出來的許多河流流進城池後,彙聚進九個碩大的人工湖泊,然後又緩緩流出,最後進入率濱水。
在建造鎮海新城的時候,王澤不顧譚木匠的反對,堅持要將城池建造的規模極大,並且要求在城池內的北部留出來一大塊足足有近千畝大小的空地,說是日後自有他用。
見反對無效後,譚木匠雖然不知道王澤心裏到底怎麼考慮的,不過憑借著這些年對王澤的信任,最後還是按照王澤的設計建造的,這麼一座大城完全建設好之後,至少可以容納二三十萬人居住。
等到王澤數月前終於公開定都鎮海後,譚木匠才恍然大悟,原來王澤早就在心裏將鎮海確定為都城了,之前城內的空地就是為以後建造宮室、官署預留的空間,此時經過幾個月的搶工,也完成了官署和宮殿的主要部分。
因為當初建造城池之前這裏是大片的森林和草場,生長的樹木非常多,其中有很多胸徑非常大的喬木生長的很漂亮,若是砍伐後單純的作為建材很是可惜,所以譚木匠在經過一番規劃設計後保留下很多原生大喬木。
特別是這塊當時不明功用的空地,之前保留的大型樹木最多,哪怕在建造宮室的時候也隻是砍伐了一部分大樹,這在這些大樹下又有很多新栽植的開花灌木和大量的花草。
此時又正是盛夏,看上去倒也顯得格外美觀大方,因此王澤也非常滿意,沒等宮殿完全竣工,就準備在這裏進行立國大典,以後王澤也就居住在這裏了,也幸好這時王澤的家庭人數還很少,不然宮室沒有建造完畢還有些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