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西洋的捷報(1 / 2)

孫興把南天竺給滅了這個說法也不算太正確!

嚴格來說是他們聯合之前一直跟南天竺不太對付的南天竺屬國潘地亞一起出兵,趁著如今南天竺主要兵力全部集中在北部邊境與遮婁其人交戰的時機,一鼓作氣將南天竺國都歐賴宇爾城攻占。

古時候一般來說,隻要是將敵方的國都攻占就算是滅國一次,因此雖然南天竺國王屍利那羅僧伽寶多枝摩在城池陷落之前成功逃走,但是在西洋很多國家的眼睛裏南天竺已經被滅國一次了。

這一次南天竺的損失卻是無法比擬的,雖然夏軍在與潘地亞聯合進攻的軍隊中占了很少一部分,不過在攻克城池以及隨後的劫掠中卻占據主導地位。

陸路聯合潘地亞一同進攻歐賴宇爾城的是商聖茂率領的夷洲守備師士兵,以及申不乜率領的明珠港守備營,尤其是夷洲守備師的士兵因為之前第三營校尉黃勝戰死的原因更是對南天竺非常仇恨。

在這種情緒的刺激下,他們充分發揮了夏軍這些年來四處劫掠的先進經驗,簡直是將一個好端端的國都給拆了個稀巴爛,不僅城內的王室、宮殿、倉庫這些地方被全部搶掠一空。

他們隨後還把城內所有的富戶都洗了一遍,最後連城內的濕婆神殿、婆羅門神殿、濕畢奴神殿都給搶掠一空,為了將一些神殿塔巒中埋藏的寶石、黃金,很多塔巒都被硬生生推平。

當潘地亞人看到這一點後,連這些向來自詡為善於搶掠的潘地亞軍隊都是目瞪口呆,本來這些潘地亞人也是信仰濕婆神的,他們沒有想到夏人竟然膽幹出這樣褻瀆神靈的事情。

最後還是潘地亞人將領出麵,經過一番勸解才讓商聖茂和申不乜兩人徹底打消了繼續收刮其他寺廟的想法,不然憑著這些寺廟的富庶,他們才不願意就這麼收手呢。

夏軍和潘地亞大軍攻占了歐賴宇爾城,並進行了徹底的清洗還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打擊卻是來自其他方麵。

本來南天竺一直都是西洋上的海權強國,又因為他們所處的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從漢朝時期開始,東西方海上貿易中幾乎一多半的貿易額都是掌控在南天竺商人的手裏。

雖然這些年來因為波斯人也不斷插手海上貿易,對南天竺海商的利益造成一定的影響,不過這依然不能動搖南天竺海商的海上貿易霸權。

可是在明珠群島之戰後,由於南天竺派出的舉國大半水軍全軍覆沒,雖然南天竺還有一少部分水軍存在,可是在兵力損失大半後對於西洋的海路控製已經不再牢固,這導致南天竺對海上貿易的話語權急劇下降。

隨同貿易話語權的下降,南天竺海商也因為夏軍的封鎖、戰爭中的損失等影響幾乎完全失去了跟東方進行貿易的能力,且不說他們哪怕能突破孫興對海路的封鎖,也無法通過淡馬錫這條咽喉要道。

在失去了與東方的海上貿易後,南天竺海商目前也隻能跑跑波斯、東天竺、信度河流域的近海貿易,不過在西洋海上貿易中占據的份額卻在急劇縮小,這一切又導致南天竺本來就有些縮緊的財政進一步惡化。

財政額惡化對一個國家的穩定有著極大的影響,君不見後世明朝末期其實就是財政問題引起的動亂,南天竺財政出問題發不出足夠的軍餉,隨即導致南天竺北部主力大軍在與遮婁其人交戰時接連打了幾次敗仗。

遮婁奇人這兩年的實力本來就在不斷的增加,南天竺之前跟他們作戰時就要打足精神,這時因為內部的財政問題,以及南部不斷被潘地亞人攻占一部分城池,因此北部大軍之中也是人心惶惶。

這樣南天竺北麵有遮婁其人與他們不斷交戰,南麵又有孫興、何亮通過潘地亞達羅毗盧王子鼓動潘地亞出兵,先是輕易奪取了南天竺南部十餘座城池,緊接著不等南天竺反應過來一直被攻下其國都。

除了這南北兩麵受敵之外,南天竺又因為東西兩麵都瀕臨大海,因此不甘寂寞的孫興在同時也不斷通過海路進攻南天竺的各大濱海港口城池,雖然有一部分各國海商對此表示不滿,但是當孫興鼓動這些海商一起參與劫掠後,就再也沒有人反對了。

反正以後南天竺要記仇報仇也是找這些主導劫掠的漢人報仇,這些各國海商覺得自己在劫掠一番後立刻逃走,以後誰又能知道其實自己也參與到這場規模盛大的搶劫中去呢?

事到如今夏國跟南天竺之間已經是徹底沒有了任何緩和的餘地,孫興一咬牙幹脆讓南天竺徹底的沒落下去,這樣有了北部的強敵襲擾,南麵又有強大起來的潘地亞人與南天竺作對,以後夏國在西洋上的威勢就建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