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裏想著,貝爾薩利卡搖搖頭繼續寫道,‘當我們渡過有著東西海路最咽喉要道--星洲的時候,已經是離開埃及的三個月之後了,這還是因為我們搭乘了賽斯路人的船隻,不過讓人沮喪的是他們說距離回到他們的國都依然還有將近兩個月的路程。
塞斯路人掌控的海上航線是讓人驚訝的,從也門一直到東方的航線如今已經全部掌控在了他們自己的手裏,這條海路的利潤是那麼的豐厚,不僅僅是每艘路過船隻所要交納的稅賦,還有海商進行補給所帶來的豐厚回報。
而從這個被他們叫做星洲,或者淡馬錫的地方,一直到也門這之間的海路,除了明珠群島之外,絕大部分都是他們今年才占領的,可是他們在短短半年多的時間裏,竟然已經建立起相當多的建築、港口。’
‘賽斯路人的國力無疑讓人驚訝的厚重,如果沒有強大的國力,根本不可能支撐起這麼遠距離的占領,本來我還以為他們占領這裏的時間短,不可能會太穩固,可是等我路過泗水城和擒龍灣的時候,終於發現自己錯了!
而隨後在路過南長島的葉城,尤其是到了被他們稱為呂漢的地方時,我終於知道南洋已經是他們的後花園了,在以後的東西方海貿中我們必須緊緊依靠塞斯路人,不然等待我們的不知道會是什麼悲慘的下場!’
寫到這裏貝爾薩利卡好像是在回想當初在呂漢的種種見聞,休息了片刻之後他又拿起自己的鵝毛筆奮力寫起來。
‘呂漢是他們對自己在南洋占領的最早一片殖民地的稱呼,因為他們說這裏過去一直都是蠻荒之地,是在數百年前的漢帝國時期,旅居海外的漢人商旅開發出來的,因此叫做呂漢正是為了紀念這些開發出這片沃土的漢人海商。
如今這裏已經被設立成一個總督區,不過他們卻是稱為呂漢郡,這裏是一個繁華的地方,城內足足有三萬民眾生活,這個城市是如此的幹淨而又美麗,兩三層不等的磚木建築、茂盛的樹木花草,簡直讓人回到了羅馬帝國最強盛時候的龐貝。
除了城內生活著三萬居民外,城外的各個農莊中也生活著五六萬百姓,據說這些百姓在進行開墾的同時還要擔負起預警城外雨林中野人的責任,他們每三個月基本上就會對附近的野蠻人進行清洗,有人介紹在呂漢郡的漢城在進行建造時足足死掉上萬名野人。’
‘在呂漢暫時停泊的幾天時間裏,呂漢郡的郡守到郡守接見了來自他們口中極西之地的我們,他問了我們很多關於羅馬帝國的事情,看上去他對來自另一種文明的國度很感興趣。
後來我們才知道,這個看上去頗有學者風度的總督,竟然曾經是另一個漢人帝國的第二執政官,因為第一執政官的政變,導致這個帝國的皇帝陛下,連同大將軍和這位第二執政官都來到夏國人這裏政治避難。
但是很顯然,夏王國對他的吸引力更大一些,這位原第二執政官拋棄了自己原有的身份,成為了夏王國的一個地方總督,哦,他們自己稱為郡守的,看來以後夏王國應該很快就要變成夏帝國了。’
‘對於夏王國的兵役製我覺得很值得羅馬帝國學習,夏王國的官員和民眾一直都認為異族人當兵是靠不住的,對於參軍的待遇非常優厚,民眾們對於參軍也非常踴躍。
因為在他們曆史上的漢帝國,也曾經如同重用日耳曼蠻族雇傭軍的羅馬帝國一樣,當初使用了大量異族作為雇傭兵。
但是很可惜的是,這些進入漢帝國境內的異族造成了漢帝國曆代王朝曆史上最悲慘的一段曆史,對於這段曆史中的記錄及其模糊,雖然很多異族虐殺漢人,以漢人為食的驚人事件被一些道學家、學者指責為捏造,但是這場動亂之後,原本占據帝國絕大部分人口數量的北方漢人,竟然差點滅絕!
如果不是有一個英雄絕地大反攻,殺死了大多數異族,讓他們不得不忌憚漢人的力量,恐怕這個民族就要滅亡了,但是很可惜的是因為這個英雄的最後敗亡,他卻被自己民族的學者指責為殺人屠夫、劊子手!
賽斯路人真是一個奇怪的民族,可能也隻有他們這個民族會這樣指責自己的英雄,他們看不到正是因為有了這麼一個英雄的抗爭才有了他們的生存空間,他們隻看到了那被殺死的數十萬異族,卻看不到曾經血流遍地的自己的同胞!
不過聽說夏王國的國王陛下的祖先,就曾經是這個英雄手下的軍官,因此他非常尊敬這位英雄,這也算是對英雄的一個安慰了,雖然這個英雄殺過很多人,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他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