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燦很快就知道了夏軍的主意,雖然也知道夏軍有一些圍城打援的優勢在,可是他卻依然不能坐視不理,畢竟這些大軍很多都是各城城主、耨薩的兵力,集中在自己手裏的時間還不長,萬一見自己不去營救憤而投降,那豈不是糟糕?
經過一番考慮後,高文燦派出麾下最得力的大將白文禮率領所有騎兵繼續出擊,襲擾夏軍的攻勢,另外也有吸引夏軍騎兵的意思在裏麵,這樣高文燦才好率領步軍出擊。
在整個冬天裏,夏軍騎兵都在與高句麗騎兵交戰,不過高句麗騎兵本來就比夏軍騎兵弱很多,加上之前因為對戰況不了解一下損失了兩萬騎,因此這時麵對著夏軍他們更是抵擋不住。
高文燦不僅要救援北麵的新城,還要不時接應南麵安市城的守軍,這些騎兵更多的時間成了救火隊員,直到最後被胡秉常親自率領四萬五千名騎兵將其徹底包圍殲滅。
伴隨著這三萬名高句麗騎兵的覆滅,高文燦對新城高句麗守軍的支持力度也越來越跟不上了。
很快夏軍就利用兩萬名騎兵將新城與遼東城之間的聯絡徹底截斷,然後薑川與許寧頓時揮兵猛攻新城。
新城本來也就是六七萬人駐守,如果之前有遼東城的協助,他們還可以堅守下去的,這就牽扯到一個士氣的問題,古時冷兵器打仗最重視士氣,哪怕軍隊人數少,兵器不好,隻要士氣高昂就有很大的幾率獲勝。
之前夏軍在進攻時,新城的高句麗守軍就遭到了很大的損失,這時麵對著遼東城救援方向被截斷,夏軍又開始全麵進攻,於是城內高句麗守軍的士氣迅速低落下來。
特別是在夏軍忽然使用觀測氣球後,這些高句麗守軍的士氣更加低落起來,於是在接下來的十餘日中,城外的夏軍利用夜晚挖掘坑道在北城牆、東城牆同時挖出一個地道。
挖出地道後,夏軍在地道中埋下上萬斤的黑火藥,於是在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聲中,新城的城牆被硬生生炸開兩道寬大的豁口,數萬名夏軍迅速通過這兩道豁口進入新城,新城內的高句麗守軍迅速潰敗四處逃散。
最終當高文燦得知消息來救時,也隻是救回不到兩萬人,失去了新城這個犄角之後,南部的安市城距離遼東城太遠,根本不可能相互呼應,因此高文燦防守的遼東城已經是一座孤城。
曆史上隋朝第一次大舉進攻高句麗時,就是被遼東城所阻攔,遼東城依托著大黑山修築而成,雖然地勢很險要,但這絕對不是隋軍頓師於堅城之下的借口。
當時隋軍上百萬大軍圍攻遼東城而不下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隋煬帝好大喜功,雖然楊二這哥們確實也有才,可行軍作戰這些都是大將應該做的事情,你一個皇帝還要帶著後宮禦駕親征簡直是添亂。
可是楊二為了在各國國王、使節麵前宣威,執意要用最赤裸裸的實力來震懾這些國王、使者,想利用最強大的兵力來壓服高句麗。
本來隋軍多次將要攻克遼東城,不想因為楊二的瞎指揮,哪怕知道高句麗人是借著假投降的機會做緩兵之計,但是他卻依然執意要求本應該攻克城池的隋軍士兵撤退。
等到隋軍一撤退,高句麗人立刻便翻臉不認賬,於是隋軍再次進攻,高句麗人頂不住時再次請降,麵對著高句麗人故伎重演楊二依然上當的不亦樂乎,導致多次原本可以攻下來的機會卻被錯失。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當時隋軍攻打遼東城,跟北齊高瑋率軍進攻平陽城有多麼大的相似點,人不做死就不會死,不管時代怎麼變這點始終是不變的。
在知道當初隋軍無法攻克遼東城的原因後,王澤可是給北路夏軍配置了大量武器、火藥,甚至還有數百名工匠,這些工匠也跟南部戰場一樣製造了數百部巨型投石機。
而且這些投石機使用的也不僅僅隻是一百五十斤的圓形巨石,甚至還有一個上百斤的巨型炸藥包,為了能夠保證夏軍的勝利,王澤可以說將近半的火藥存儲量送到許寧、薑川這些步軍手裏。
而薑川、許寧在考察一番之後,認為遼東城城池堅固高大,他們幹脆將投石機繼續加強,發射兩百斤一個的巨型炸藥包。
可以想象哪怕是黑火藥,當這個炸藥包的重量達到兩百斤後,能夠爆發出什麼樣的威力來。
在這種慘絕人寰的進攻下,遼東城的城牆很快就被摧毀一條數十步的缺口,有了這條缺口就好進攻了,任憑高文燦多次組織精銳軍隊反撲,夏軍依然緩慢而又堅定的往遼東城內部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