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處處碰壁的突厥人(1 / 2)

突厥人很強大!

這是胡秉常與突厥聯軍交戰後的第一印象,第二個印象就是胡秉常覺得自己很不適應突厥人的這種運動中殲敵的作戰方式!

這是夏國騎兵第一次真正的與突厥騎兵交戰,哪怕之前薑川在攻略大室韋部時,已經在完水上遊跟依附突厥的鐵勒人作戰有了一定的作戰經驗,可是薑川卻是用夜襲的方式進行的,其實騎兵在作戰中並沒有獲得什麼經驗。

在上次輕鬆解決了鐵勒人的近兩萬騎兵後,夏國騎兵一直覺得被吹得牛哄哄的草原帝國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甚至還一直有人在鼓吹對突厥人開戰,可是等到如今雙方交戰他們才知道自己錯了,而且是錯的離譜。

突厥人的作戰方式不僅跟高句麗騎兵作戰方式不一樣,甚至跟同源的鐵勒人的作戰方式都有著很大的差別,因為突厥人本身就善於冶鐵的原因,突厥人並不缺少鐵製武器,他們擁有更好的武器不說,連他們胯下的戰馬也是一人雙馬。

過去夏軍跟北齊作戰、跟南陳作戰、跟高句麗作戰,跟這些國家的騎兵全都交過手,不過這些國家的騎兵都屬於農耕文明的騎兵,其作戰方式講究陣列和正麵進攻,夏軍的騎兵其實也屬於這一類型。

但是當夏軍騎兵跟突厥人交戰後卻發現,他們對草原騎兵的了解遠遠不夠深入,這些突厥人因為常年呆在戰馬上,導致他們與戰馬簡直就是一個整體,馬術不是夏軍這種半耕半牧訓練出來的騎兵可以比擬的。

另外值得說道的就是突厥人的作戰方式,他們幾乎不和夏軍正麵抗衡,而是忽東忽西、時而跟夏軍正麵來上一下,當你以為突厥人要跟你正麵決戰時,卻忽然發現側翼還有他們一支更強大的騎兵出現。

由於善於冶鐵,突厥人不缺乏箭頭讓他們的箭術更加精良,雖然夏軍騎兵的弩箭精準度也很高,但是射出一支弩箭所需要的時間,突厥人可以用弓箭射出三支以上的箭矢。

常年的狩獵讓突厥人幾乎每人都有一手精湛的箭術,再加上突厥人的兵力優勢讓夏軍簡直不要活下去,要不是夏軍騎兵裝備了火箭、霹靂雷等突厥人從來沒有見到過的火藥武器,恐怕夏軍的損失就更大了。

當然了,弩箭的射程比弓箭更遠,夏軍騎兵大部分裝備的防護鎧甲效果非常好,也是夏軍損失沒有那麼大的一個有利因素,不然夏軍的損失更大。

哪怕是這樣胡秉常依然覺得有些抵擋不住,突厥人在野戰時並不和你正麵交戰,而是不斷地派出騎兵進行迂回穿插,不斷的襲擾夏軍騎兵的側後翼,麵對著這種不按常理的作戰,連胡秉常也沒有什麼辦法。

突厥人的機動能力太強了,如果是正麵作戰夏軍也不用那麼怕突厥人,但是突厥人就是利用自己的機動能力來騷擾你,如果你擋不住那麼恭喜你很快就要被突厥人把腦袋砍下來當酒壺用。

因此在這種局麵下,胡秉常還能夠節節抵抗突厥十萬大軍,將麾下的四萬多名騎兵安然撤退到扶餘城,最終隻損失了五千名左右的騎兵,已經讓很多夏國將領歎服了。

在撤退到扶餘城之後胡秉常大大鬆了口氣,不是因為扶餘城堅固可以擋住突厥人,而是因為扶餘城所在的地理環境可以阻擋突厥人的進攻。

扶餘城本身就是依靠著一條山脈建造的山城,這條山脈就是後世吉林的大黑山,扶餘城就位於它的東北部端頭山腳位置。

這條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綿延雖然隻有二三百裏距離,但是它東北部連通著粟末水上遊的群山,西南部則是連接著遼東郡的群山,兩側又有遼水、粟末水的阻擋,可以說這裏是遼東這裏山地與平原的一條天然分界線。

扶餘城就位於大黑山東北部靠近平原的交界處,地勢險要,城中又有於鋒率領的第四師和一萬多名國民衛隊,因此隻要夏軍把守住扶餘城就可以讓沒有多少攻城手段的突厥人頓師城下。

當初木杆可汗配合北周大軍第一次圍攻北齊的時候,正是因為剛剛崛起的突厥人缺少攻城手段,才不得不被阻擋在長城以外,被當時擔任朔州都督的斛律協殺死大量突厥士兵。

雖然如今突厥人已經占領了西域各城邦,甚至已經攻滅厭噠匈奴占領了河中地區,有了大量的工匠來製造專業的攻城器械,但是因為處羅侯隻是突厥的突利設,他自己手裏卻沒有這些工匠,因此扶餘城外的突厥大軍依然沒有什麼攻城器械。

高句麗建設扶餘城時依托山勢建造,要不是夏軍裝備了熱氣球、還有大量的火藥武器、巨型投石機,不然也不會這麼快就將扶餘城攻克,這個險要的城池可不是那麼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