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二愣子還生怕於浩不明白似得,他指著地圖對於浩道:“你看在恒河口大小十幾個支流,東麵從南到北先後是巴蘭拉國、三摩旦吒國、奔那伐彈那國、摩利底國,這些都是一些崇信浮屠教的小國,隻要我們大軍一到必然可以攻滅的!”
於浩看著一本正經的二愣子心裏一陣好笑,這不知道又是從哪裏得來的經驗,給自己現買現弄呢。
想了想,於浩對二愣子笑道:“劉將軍,帳可不是這麼算的,咱們進攻這四個國家,難道人家的宗主國東天竺就沒有任何行動麼?東天竺多少也是擁兵數十萬的大國,可不是咱們這麼一點人可以拿下的!
另外你說的這恒河口東麵四國,雖然每一個國家人口都不是特別多,可是加起來也有一兩百萬人,這樣我們曲曲兩萬多人去攻打這麼多人的國家,每個國家也才隻能平攤五千多人,你覺得我們五千人就能擊敗對方一百萬人麼?”
一說到這裏二愣子有些無奈道:“那我們難道就這樣傻愣著?咱們在這裏建的城池可都已經有了近萬人了,難道還要一直等下去?俺可是還想著等下一次陛下分封諸侯的時候也能評上呢!”
不得不說王澤分封諸侯的舉措讓所有的夏國將領都為之癲狂,哪怕一些將領明明不適合作為國君,但是人家還可以讓兒子來治理呀,兒子也不會治理,那麼自己管好軍權,政事委托給一些大臣就行了!
因此哪怕這些剛剛建立國家的諸侯過的非常貧困,生活也很艱苦,可是耐不住大家都喜歡,連二愣子這樣的人都忍不住心動了,相比被人喊一聲將軍,二愣子覺得被人喊一聲君上更有範。
看著二愣子連自己的心聲都忍不住說出來,於浩笑著道:“我這一次去差不多已經安排好了,不過咱們隻有兩萬多人還是力量有些單薄了,必須請求陛下多派援軍來!”
很快李冰就傳來消息,東天竺與北天竺因為曲女城的歸屬又一次爆發了大戰,雙方調集兵力為這一座笈多王朝的王城爆發了慘烈的戰爭。
北天竺調集二十萬大軍前來攻打,而東天竺也不示弱的調來十五萬大軍,雙方數十萬大軍、數萬頭戰象就集中在這一片狹小的區域進行著慘烈的戰鬥。
緊接著東天竺南部的遮婁奇人也因為一些衝突,跟東天竺先後爆發了幾場戰鬥,雖然還沒有到全麵開戰的境地,不過雙方之間的矛盾也已經很嚴重。
就在這時,於浩、二愣子以及前來增援的南洋守備軍第四師,以商人受欺辱為由迅速攻向巴蘭拉國,夏國隻需要打通恒河水路,隻攻打東天竺的屬國顯然不會讓東天竺太受刺激。
巴蘭拉國根本沒有料到原本在自己國內經商的漢人打著什麼樣的主意,僅僅五天不到國都就被攻陷,緊接著三摩旦吒國、奔那伐彈那國、摩利底國在一個月時間裏全部覆滅。
東天竺得知恒河口東部的巨變後,雖然心有不甘但這時他不僅與北天竺打的難解難分,與遮婁奇人的戰爭也已經開始,看到夏國人沒有對自己的領土發起攻擊,也就強忍了下去。
夏曆三十五年是夏國積極開拓的一年,於浩在恒河口行動的同時,在天竺半島的南部,隨著一船又一船漢民的到來,這裏的夏國領土又一次擴大一部分,已經形成了一片上萬平方公裏的土地,足足有了五萬多民眾。
如果加上定戎城的漢民,以及獅子國錫蘭的漢民,那麼光是天竺南部的漢民數量就已經有了二十萬人,這已經是一股很強大的力量,畢竟獅子國的民眾也才一百多萬人。
在昆侖洲,一片片新的居住區已經建立起來,雖然看上去還很簡陋,不過在有了王澤建立夏國的榜樣後,不管是剛剛立國的諸侯,還是遷移來的漢民,都滿懷著憧憬建立著自己的國家。
閻浮洲和東大洋三洲的流民雖然因為流放罪被流放到最遙遠的地方,不過夏國也對他們做了很多安排,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地漢民數量逐步增加,在有的地方甚至形成了小城鎮。
這一年幾乎所有的諸侯國都盯上了隋帝國,因為夏國民眾不願意離開家鄉,那麼從人口眾多的隋帝國輸出的民眾就受到了大家的歡迎,幾乎每天都有大量船隻在隋帝國外海等待運送人口。
隋帝國這些年雖然極力禁止國內民眾向外流失,但是龐大的國土,漫長的海岸線又怎麼能夠阻止的了國民的遷移,哪怕能夠利用路引阻止內陸的國民,可是卻阻止不了靠近海邊的隋帝國民眾。
因此幾乎每天都有大量的隋朝民眾出海,然後被夏國安置在各地,這些民眾也是昆侖洲各大諸侯國吸引民眾的一個重要來源,畢竟夏國民眾的生活已經那麼好,完全沒有必要遷徙。
就這時間一天天過去,每個國家都在做著自己準備,就等著日後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