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隨著秋風漸起,長安城內外乃至整個關中之地都響起一片密集搗衣聲。
雖然棉花的提前流行,讓這時隋帝國大部分民眾都穿起了比麻布更加抗寒的棉衣,但因為剛剛紡織出來的棉布還比較僵硬,所以隻有在經過繁瑣的錘搗之後才會變得鬆軟起來。
不過這時響起的搗衣聲並不僅僅是為了即將到來的冬天所準備的禦寒衣物,而是關中民眾又在為自己將要出征的子弟準備禦寒衣物。
大隋帝國雖然依然繼承了北魏、北周時期的均田製,讓絕大多數隋帝國民眾都擁有了自己的耕地,不過在享受了這些權利的同時,隋帝國的民眾們也要承擔起為朝廷作戰的義務。
隋帝國依然盛行府兵製,這種自北魏開始的兵役製度,一直到唐朝李隆基時期才因為土地兼並而徹底崩壞,但在隋文帝這時因為土地兼並還不嚴重,因此還能很好的發揮自己的功效。
作為府兵在作戰時都要自備衣物、兵器還有馬匹,甚至他們還要自負從家到折衝府這段路程的口糧路費,所幸楊堅當政這些年雖然隋帝國也經曆了一些災荒,但民眾們多少還能承受起這些負擔。
關中之地作為北周以及大隋帝國崛起的根基,這裏又向來是民風彪悍,因此關中的民眾們對於這一次朝廷要攻打夏國並沒有什麼意見,畢竟他們也不知道夏國究竟是什麼國家,想來不過是東北部一個偏遠夷狄之國罷了。
經過一個上午的忙碌李大娘終於又製成了一套棉袍,這時忽然院子的大門從外麵打開,走進來一名五十歲左右的老者,正是家裏的戶主李老漢。
李老漢手裏還提著一柄長達三尺以上的橫刀,光是橫刀的外鞘看上去就顯得格外精美,不是普通鐵匠可以打造出來的好貨色。
“娃他娘,娃的衣服做的怎麼樣了?”
李老漢一進門就問起李大娘,同時還不忘記將手裏的橫刀放到屋內的一張案幾上,上麵已經擺放著一副稍顯破舊的甲胄,一根長戟,另外還有一副曾經精美無比的鞍韉。
“我這裏當然都準備好了,不光給娃準備了兩套換洗的衣服,還有兩幅棉靴!”李大娘說完看了李老漢一眼不滿道,“隻是你出去這一天才隻是給娃弄來一副橫刀,不是說好給娃買一匹好馬的麼?”
作為大隋帝國在地方上的基礎軍事單位,折衝府在集中士兵時都會根據士兵攜帶的兵器種類和是否擁有戰馬來將這些士兵劃分到不同的隊伍中去,如果士兵自己準備著戰馬,那麼在作戰的時候將會有很多優勢。
“誰能想到朝廷打仗的命令下的這麼著急呢!”
李老漢惱怒的歎了口氣道,“以前朝廷一下令咱們這邊去買馬,買兵器都不晚,這回我出去的時候啥都賣光了,就這柄橫刀還是因為我跟馮鐵匠他們熟悉,這才把他們以前壓箱底的東西掏弄來,不然連好一些的橫刀都買不到!”
“光有橫刀可怎麼行?”李大娘不滿道,“戰陣上刀劍無眼,萬一因為沒有好兵器傷到娃怎麼辦?再說了誰不知道有一匹好馬的重要性,以前就告訴你不要賣掉那匹好馬,結果你不聽現在想買都買不到了!”
“不賣那匹好馬,咱們全家都得當流民!”李老漢歎了口氣,“不賣馬咱們一家怎麼可能挺得過那兩年的饑荒?”
聽到李老漢的抱怨,李大娘也知道這是實情,也是歎氣沒有再說話。
“放心老婆子!”李老漢見狀輕聲安慰道,“聽說這一次朝廷這一次還是跟突厥人聯合進攻那個叫做夏國的小國,光是咱們關中之地就有二十多萬大軍,這麼多大軍打過去還不是手到擒來!”
雖然李大娘沒有見過什麼世麵,不過聽著李老漢的話還是覺得有些不對勁,隻是她這些年都是習慣聽李老漢的,一時間也不知道怎麼來反駁。
李老漢見自己婆娘依然皺著眉頭,於是他又勸道:“老婆子你想,這一次朝廷打仗無論如何都得出戰的,而且聽說那夏國富庶無比,這一回娃跟著大軍出戰,弄不好還能憑著軍功分到他百十畝地呢!”
經過李老漢一番勸解,總算是讓李大娘稍稍消除了一些擔憂,轉眼間就到了他們兒子李二斌去折衝府集合的日子了。
因為關中之地是隋帝國的統治核心,因此這裏的折衝府足足占了整個隋帝國折衝府三分之一的數量,得益於此李二斌等人總算是可以節省一部分路費,不用在路上耗費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