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稱帝(2 / 2)

等到正月十五花燈會一過,王澤忽然發現自己的事情來了。

就在正月十六各個官署正式上班的第一天,忽然有鎮海內外各地數百名官員聯合上表,請求王澤稱帝!

這些官員的行為一下驚醒了很多夏國民眾,他們忽然發現帶領自己過上幸福美滿生活的偉大國君,一直到如今居然還隻頂著一個國王的名頭,這簡直太不像話了嘛!

突厥當初多麼強大、囂張,攻滅柔然、厭噠匈奴,稱霸天下無人能敵,南麵視北朝兩國猶如小兒,可如今還不是被自己的國王給徹底攻滅,連那些當初縱橫天下的突厥人都差點被滅族,剩餘的都老老實實成了東海島嶼上的牧民。

隋帝國多麼強大!擁兵數百萬,丁口數千萬,發兵三百萬浩浩蕩蕩攻打過來,也在自己國王的打幾下數百萬大軍灰飛煙滅,以至於隋帝楊堅積勞成疾而死,新帝楊廣不得不納款、割地求和。

隻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夏國的版圖擴張的速度簡直讓夏國民眾看上去都覺得有些陌生和害怕。

光是夏國本土最東部的擒象島(勘察加)一直到最西麵的裏海東岸,從東到西居然就有近乎兩萬裏的距離,從最南部的南洋珊瑚島(巴厘島)到最北段的北海以北也至少有兩萬裏的樣子。

這還是把珊瑚島更南麵的閻浮洲(澳洲)給排除掉的情況下,如果再把數萬裏外的蓬萊洲、方長洲、瀛洲,以及西洋上的海外領地都算上,如今的夏國真的是日不落帝國了。

甚至連一向很理智的王澤都很想牛哄哄的臭屁一句:“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

有了人開頭後,於是夏國各地的官員、民眾甚至連昊天道門的道士們都參加了這次的上表活動。

過去王澤剛剛登基稱王建製的時候,就有官員上表請求王澤稱帝,以正正統名義。

隻是當時王澤覺得夏國的實力還不強大,一旦對外稱帝必然會引來更大的外敵,所以王澤一直用等擊敗突厥後就可以稱帝來推搪,這一等就是幾十年,如今突厥、隋帝國都已戰敗稱帝的條件成熟了。

麵對著每天上萬冊的上表,王澤終於宣布稱帝。

得知王澤將要稱帝,西洋各大諸侯國紛紛派來使者,大多數都是被分封諸侯們的兒子一輩,當然這些年也有一些諸侯已經去世的,繼承他們爵位的新國主幹脆就自己來朝覲王澤,也順便跟偉大的皇帝陛下拉拉關係。

如今整個東方已經沒有了什麼小國家,南洋爪哇島上還僅存十來個土著小國,不過在夏國的挑撥下依然在整日廝殺,夏國就等著找個好機會把他們一口吞掉,也沒有邀請他們來觀禮的意思。

到最後除了夏國自己的藩屬國外,其他國家的使節居然隻有隋帝國一個國家的使節,在讓夏國官員們格外自豪的同時也有一些小尷尬。

稱帝的事情比當初王澤稱王還要更加繁瑣,隻不過夏國經過這麼幾十年的發展,終於有了更多自己培養出來的人才,因此禮儀製定的雖然繁瑣卻也有條不紊,一切都以突出王澤的威嚴和夏軍的威武來。

祭天祭地,祭拜曆代祖宗後,王澤正式登基稱帝,以程雪雁為皇後,朱青青和裴秀為貴妃,子女中隻有王鳳、王萱兩人獲得了公主的封號,其他各位王子就沒有了什麼爵位,王澤需要讓他們自己去靠軍功奪取。

已經八十多歲的王勇被封為太上皇,公西雯楉則是成了皇太後,然後王澤帶著文武官員去了鎮海昊天大神殿祭拜昊天上帝以及曆代聖賢和民族英雄,如果有後世人來甚至可以看到神殿裏的戰神是蚩尤。

第一天稱帝,第二天祭拜神殿,第三天是一場準備很久的大閱兵,參加這次閱兵的不僅有在與突厥、隋帝國作戰中表現優越的軍隊,甚至還有夏國最新的火炮部隊和純火槍部隊。

隋帝國的使節裴炬甚至發現這些火炮的炮管比遼東大戰的時候更加長一些,而且已經是有大有小,小的火炮隻需要一匹戰馬就能拉動,更大的火炮甚至在如此平緩的道路上也需要四匹馬。

而火槍部隊也發生了許多變化,這些火槍看上去更加長一些,甚至在槍的前段還安裝了一柄一尺半長的刺刀,這樣一來並不比隋軍裝備的短矛來的差,已經具備了遠戰和近戰的雙重優勢。

大閱兵的威武讓夏國民眾格外興奮,他們紛紛揮舞著手裏的花環,甚至還有專門從南洋運來的鮮花花瓣拋向夏軍士兵,而讓這次慶典推向最高潮的則是忽然從波斯回來的王棟、王睿兩兄弟率領的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