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3 / 3)

“晚上孩子在學校都挺好的,你就放心吧!孩子交給我們你還不放心嗎?誰家沒有孩子啊?”

建華一聽也對,既然這樣說了,隻好在大門外看著小軍拎著各種物品進校園,建華在學校大門外站了很久,直到看不清小軍遠去的身影。

建華從學校回來的時候,感到是那樣的落寞,覺得很孤獨。小軍一直跟在自己身邊,可是現在小軍去住校了,一個月回家一次,讓建華覺得很不習慣,有幾次建華在屋子裏就喊小軍,可是卻沒聽到小軍的聲音。建華才恍然大悟:小軍在學校住校了。

小軍住校不久,建華回到家裏,接到了通知。建華問李大媽什麼通知,李大媽說:“棚戶區要拆遷了。”

“真的嘛?這一片棚戶區很大,政府能拆遷嗎?”

“是真的,這次咱們政府下了大力氣了,要把咱們這一片都拆遷蓋高樓。我們就要住高樓了。”

建華非常興奮,和李大媽一直聊著住高樓的事。建華每次從街上的高樓大廈中走過,都會憧憬著自己能有一天也住在高樓裏。每個夜晚,看著高樓裏星星點點的燈光,再看看那些低矮的小房,建華更激發了奮鬥的想法,為了早一天進高樓,奮鬥永遠沒有停止啊!

想著想著,建華的情緒忽然就低落下來。李大媽看出了建華的情緒變化:“怎麼不高興呢?”

建華猶豫著不說。自己沒有戶口怎麼能分房子呢?這房子是李大媽的,自己憑什麼跟著住高樓啊?

“大媽,以後我和小軍會自己買房子的。”

“你買什麼房子啊?我到哪裏你和小軍就跟到哪裏!”

兩人正聊著,陶翠翠來了。大媽說:“建華沒有戶口,分房子就怕不給分,建華發愁呢!你勸勸她。”

陶翠翠對建華說:“不給分房子能行嗎?去找房產部門問問。”

建華說:“這怎麼能行嗎?”

陶翠翠肯定地說:“能行。”

陶翠翠回家告訴張少平建華為房子發愁,自己給出主意的事,說話時有些洋洋自得。張少平對陶翠翠說:“你還能行不?這都是什麼時候了?你怎麼給建華出這個主意呢!”

陶翠翠說:“我這是為了建華好,我又不是為了自己。”

少平說:“你自己也不應該這樣,要是為建華好,你應該想別的辦法。”

李大媽覺得建華的問題一定要解決好,不然影響建華的心情。於是,李大媽直奔派出所,準備找許所長商量。

到了派出所,看到熟悉的民警,大媽問:“許所長呢?快幫我找一下。”

民警說:“大媽,你真是太落後了,啥消息也不關注。許所長已經提為許局長了。”

李大媽一聽:“這可太好了!我去公安局找他。”

李大媽出了派出所,直接奔了分局。門衛告訴李大媽:“許局長外出了。”

“我就在這等了。”李大媽不等到許局長決不能回去。

在分局大門口等了一個多小時,許局長終於回來了。遠遠地看到李大媽,親切地喊:“大媽,您怎麼來了?”

李大媽說:“我來找你有事啊!你都當局長了,我還不知道呢!”

許局長說:“大媽,都怪我,我應該早點跟您報告一下。”

大媽笑:“你都當局長了,還跟我報告,我得給你祝賀呀!”

局長說:“祝賀什麼呀,都是為人民服務,就是工作地點不一樣。”

大媽說:“你還謙虛呢!行,不說了。說正事,我來找你幫忙來了。”

“快說說,看看我能幫上忙不?”

“我閨女建華沒有戶口,分房子成了問題。你得幫幫他們。”

許局長說:“大媽,您別著急,我幫您谘詢一下,您到我辦公室等我。”

李大媽跟著許局長來到辦公室,大媽坐在沙發上等著許局長。許局長給房產部門打電話,對方非常客氣地說:“您有什麼事兒就說吧,看看我們是否可以幫忙。”

許局長說:“如果一位住戶在棚戶區的房子裏住了很久,但是戶口一直沒上上,分房子的時候有什麼說法沒有?”

房產局的人說:“如果要是按照政策的話,他在這住的時間達到了一定的年限,雖然沒有房票,那一段棚戶區都沒有拆遷,如果家庭確實有困難,我們可以照顧他。還有,政府對於棚戶區的改造,是改善人民的居住條件,不是讓現有的住戶無家可歸。”

許局長一聽非常開心,放下電話立即告訴李大媽:“您回去告訴建華,她可以分到房子。”

李大媽激動地握著許局長的手,剛想喊小許,轉念一想,現在小許已經是局長了,那麼稱呼不對,於是李大媽說:“許局長,你是我們的恩人,我也替建華謝謝你呀!”

“大媽,老百姓有困難,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我們能幫就幫一幫,您不要客氣。”

出了分局,李大媽一路哼著歌回家了。

建華回來,還沒進門就聽到大媽在唱歌。“大媽,您唱歌唱得這麼好,有什麼開心事啊?”

“當然是開心事啊,你可以分房子啊!”

建華激動地抱住李大媽:“真的嗎?太好了!”

“知道是誰給我谘詢的嗎?我找許局長了,他給谘詢的呢!”

建華疑惑地問:“許局長?”

“對,就是原來的許所長,現在是許局長了。”

“是嗎?我看許所長那人挺好的,那麼誠心誠意的幫我們,這樣的好人,一定會有好報的。”

“那你就謝謝他吧!改天請他吃一頓飯,請他去你飯店去吃。”

“當然要感謝啦!”建華開心地說。

“可是,我以前多次請他吃飯,我說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感謝他救過我,可是許局長卻拒絕了。”

“這次你再試試。”李大媽建議道。

建華問到了許局長的電話,邀請他到火鍋店,卻被許局長拒絕了。建華著急:“局長,你幫我這麼大忙,我請你正常啊!”

“這算什麼幫忙?按照政策你應該得到的。對了,跟我也沒有太大關係,我不就是打電話給你問一問嘛!”

無論建華怎麼說,就是請不出來許局長。於是建華說:“我一定會記得您的這份恩情。”

“都是應該做的,別想太多,把飯店經營好,讓李大媽晚年生活幸福,我就放心了。我還有事,不聊了。”許局長放了電話。

建華感動,手裏握著話筒,很久都沒放下。沒有請到許局長吃飯,建華就覺得沒能報恩,心裏感到不舒服,又跟李大媽說:“大媽,您去幫我請請許局長。”

“小許他就是那樣的人,我認識他20多年了,他心裏就是想著老百姓。咱把店開好,對小許就是最好的感謝。”建華聽了大媽的話,非常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