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父女的口頭協定,姚三三第二天便照常去上學了,那時候放學早,下午兩節課,太陽多老高就放了學,姚三三出了學校的門便沒有走家,而是從書包裏掏出她準備好的塑料袋,順著學校院牆往南走,一直走過大片的田地,這一片地頭上一溜排開好幾個村裏挖的魚塘,都是兩畝見方的水麵,烏拉牛是自生的,她摸烏拉牛,養魚的人應該不會去管她。
魚塘的水算不上多清,卻也能看見邊上淺水裏的烏拉牛,黑不溜秋的,大人手指頭大小。姚三三卷起褲腿,嚐試著下了水,姚三三小心地挪了挪腳,塘泥有點滑,這是人工挖的魚塘,邊上應該不深,然而再往裏頭,至少也有一兩米吧。這要是一不小心,滑進深水裏,就她這小身板,肯定淹沒頭頂。
光腳踩到那又滑又軟的泥,姚三三退了回來。這樣不行,滑進去淹死了都沒人知道。姚三三隻好蹲在水邊上,伸手進去撈,倒也能撈一些,再往遠處,眼睛看得見,她那小短胳膊卻夠不著了。
姚三三勉強摸到了一碗多烏拉牛,眼看著太陽西墜,四周漸漸安靜得嚇人,便匆匆離開。她回到家裏,顧不上幹別的,先找了個盆,把剛摸到的烏拉牛倒進去養起來。
姚小疼跟姚小改已經回來家了,姐兩個不用誰安排,各自忙碌著。姚小疼喂豬,姚小改便去弄晚飯。看到姚三三拎了一小包烏拉牛回來,姚小疼忍不住問:
“三三,你弄這一大捧烏拉牛做什麼?吃也不夠啊!”
“不是吃的,弄多了,我挑肉賣。”
姚三三舀了一瓢清水倒進盆裏,轉身便去設計她琢磨的“專用工具”,她翻出一截鐵絲,沒有合用的小眼漁網,便找了塊粗紗布,縫成茶杯大小的口袋,穿上鐵絲,做成了個簡易的網兜,又找了個一米長、手指粗細的直溜棍子,試了試,蠻結實的,把那小網兜緊緊紮在棍子上,便做成了一個簡單好用的撈網,拿在手裏一試,還蠻趁手的。
這樣她不用下水,就能撈到遠一點的烏拉牛了。魚塘裏的烏拉牛並不多,星期天的話,她可以去水庫摸,那裏更多。姚三三看著手裏的撈網,露出了一個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