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冬天,姚家開魚塘捉泥鰍成了村裏的一景。為了保留她今後泥鰍育苗的“母本”,也包括保護泥鰍的自然繁殖,姚三三留下了一口魚塘。
其餘五口魚塘,除了最初那口魚塘裏自然繁殖分塘養的,這一春一夏,已經放進去不少泥鰍了,這幾乎占用了她所有能用的本錢,如今,是這些魚塘給她產出收益的時候了。
墊城收泥鰍那家的何老板,早早地就惦記姚三三這幾口魚塘了。冬季到了,今年大城市流行泥鰍湯進補,寒冷的天氣裏,泥鰍貴得要命,卻偏偏泥鰍鑽泥裏越冬逮不到,貨源極少。眼看著大把大把的錢卻沒泥鰍賣了。剛入冬,何老板就幾回回來找姚三三,攛掇她開魚塘逮泥鰍,姚三三都忍住了。
她的泥鰍就在那兒呢,又跑不了,價錢卻會漲。一些做泥鰍生意的人,也有用水泥池暫養泥鰍的,然而水泥池不抗凍,隨著冬季一天天變冷,他們那泥鰍差不多都賣光了,年節臨近,價錢就更是飛漲,姚三三等的就是這個時候。
話說為了搞清楚這本生意經,姚三三沒少費心思琢磨。
如今她一放話說要逮泥鰍出貨了,何老板早早就跑來了,主動表示要幫忙逮泥鰍,派車到門口來拉——不是,他派車到魚塘邊等著。
“何老板,我這五口魚塘,怎麼說也有幾千斤泥鰍呢,你照顧我這好幾年,收我的泥鰍,我自然願意賣給你,不過這價錢……你賺大錢,小錢也讓我多賺點吧?”
“嗐,這還用你說,隻要這泥鰍從塘子裏出來,我給你五塊三一斤,你看行不?”
“馬埠的那家找過我,出到六塊呢!我要是開口給他,估計他還能給我加幾毛。”姚三三格格地笑。
如今她這泥鰍是稀罕物,量也多,隻要有運輸、銷售的路子往大城市走,就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姚三三哪能不打聽?現在人工養殖泥鰍的十分少,更別說她這泥鰍算是野生的。聽說南方那些大城市,市場裏這種野生泥鰍,這陣子最高都能賣到二十塊錢一斤。
“啥也別說了,我也給你出六塊,行不行?你看我這長途運輸,到城裏再一份份交貨,也是要不少的成本,你賣給我,有錢咱倆一塊賺。”
“五塊八吧。”姚三三甜甜地笑,“你一直很照顧我,旁人就算出六塊、七塊,我也不能賣給他。我年紀雖然小,可也知道做人要講信用。我也該給你讓點利,就按五塊八一斤。”
“行!”何老板笑嗬嗬地一拍手,“跟你這小丫頭打交道,真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