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三姐妹第一站去的上海。一方麵,姚三三想帶著兩個姐姐到上海這樣的一線大城市去見見世麵,考察一下水產市場。更重要的,是為了大姐姚小疼。
要說姚連發跟張洪菊如今還有啥不順心的事情,那便是姚小疼了。為什麼?因為姚小疼結婚也有一年半了,一直都沒有喜信。按說這小夫妻恩恩愛愛、蜜裏調油的日子,早該懷上了不是?
姚連發跟張洪菊自然十分關注這個事。楊北京當初承諾過,要給頭一個孩子姓姚,這老兩口子能不殷切盼著嗎!漸漸地老兩口就耐不住了,張洪菊悄悄問姚小疼,姚小疼開始也沒當回事,禁不住張洪菊一回回嘮叨,便跟楊北京去了趟醫院,診斷是因為宮寒。
姚三三也知道大姐有痛經的毛病,隻當是女孩家常有的情況,一聽說宮寒不孕,不免也十分擔心。
怎麼會宮寒呢?
姚小疼知道之後,心裏也是苦澀。怎麼會宮寒?根據她和醫生的談話,她自己是知道原因的。
當初女孩家剛來初潮,爸媽常年不在家,那年頭她一個小女孩懂得什麼?沒人關心就罷了,作為大姐,她還要照管起一個家,還要照樣下田幹活,在田裏幹活口渴了,也是拎起帶來的涼水就喝,重活累活一樣幹,從來也沒注意過自己。記得有一回恰巧在深秋時節,在田裏收地瓜時忽然下起大雨,她還淋了雨,凍得嘴唇青紫。從那次淋雨之後,痛經的毛病便加重了。
如今聽醫生一說,宮寒,還不就是這麼來的嗎?
好在小夫妻結婚才一年多,還不會讓各色人等來說三道四,楊北京對媳婦兒一向關愛,沒因為這事給她壓力,反倒因此更加心疼體貼了。
然而姚小疼在當地縣醫院一連吃了兩個多月的中藥,吃得心都苦了,再去看,醫生卻說還得慢慢調理,不能心急,又開了一大包中藥來家。楊北京看著那老大一包中藥,也苦了一張臉,賭氣說,這藥咱不吃了。
“整天吃這老些苦藥,好好的人都要吃壞了。反正也不急著要小孩,咱慢慢飲食調理,多吃點暖性的東西,多喝點羊肉湯、紅棗湯,身體保護好了,總會慢慢好起來的。”
楊北京這樣體貼,姚小疼心裏反倒更難過了。九十年代的農村家庭,“不孕”的壓力可想而知。
姚三三跟姚小改自然也心疼大姐,便悄悄打聽著周圍有沒有好的醫生。鄉下土方子多得是,但她們卻不敢給大姐亂試。
偶然一回,聽一個來買泥鰍苗的人閑聊,說自家小姑子結了婚多少年沒小孩,宮寒不孕,也吃了好幾年的藥,後來在上海一個中醫大夫那兒看好了,怪神的。
姚三三留心問清了地址,跟姚小改一合計,便借著出來考察水產市場的機會,把姚小疼帶了出來。
姐妹倆悄悄商量,如今家裏日子好過,經濟上不困難了,不光是為了要孩子,就算花再多錢,也要把大姐身體調理好了。痛經這毛病每月一回,真心不是人受的罪。
姐妹三個一路上倒還順利,姚小疼並沒怎麼暈車。楊北京準備那一大包桔子、話梅果鋪之類的零食,本來是怕媳婦暈車的,姚小疼沒怎麼吃,反倒都進了兩個妹妹的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