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八(3 / 3)

克文在鎮,恭謹守法,保吉之亂,口不言兵。卒,贈嶽州防禦使。大中祥符中,子繼元巍∪門祗候,上表言已於繼遷本五從兄弟,名同上字,心甚恥之,願改名守元。真宗詔從之,擢供備庫副使,厚其廩給。

按:具官書“卒”,錄賢也,克文實啟夏州之禍,然非其意料所及,況入朝以後,頗稱恭順,即博州之置,亦不聞稍有怨悱。較之保忠,可謂李氏賢裔矣,故仍得書於夏編。

景德三年夏四月,德明妙娥等族走降於鎮戎軍。

夏州妙娥、熟嵬數大族,見德明孤弱,以蕃書移鎮戎軍,請拔帳自歸,諸將猶豫不敢應。知軍曹瑋曰:“德明野心,不折其翮,後必飛揚。”即日將兵出石門,薄天都山,受降者內徙,諸小族皆望風納質,德明不敢拒。

遣使貢馬,表乞恩命。

德明先遣左都押牙賀承珍獻馬。已,遣兵馬使賀守文入貢。先是,向敏中、張崇貴屢與德明書,議立誓約。德明遷延其辭,於七事未肯承也。表文但雲“乞先賜恩命,餘徐議之”。

六月,周伯星見,遣使入賀。

德明聞中國司天奏周伯星見,複遣賀承珍入賀。

秋七月,獻馬謝賜。

德明獻馬五十匹,謝連次賜答之物,真宗複賜襲衣、金帶、器幣,並諭自今答賜,忽複謝恩。

熟戶葉市、潘、保、薛等內投,表請誅之,不得。

保吉曾掠延州蕃部葉市、潘、保、薛四族安置綏州。已而,挈族內奔,鎮戎軍鈐轄秦翰出兵應之。德明訴於朝,願舉刑章。翰言四族本延州熟戶,茲還舊居,非新有招納也。真宗詔張崇貴移報德明,自今勿複侵預境外。

八月,謀侵麟州。

河東蕃落諸將因德明信約未定,皆訓練士馬,科率器械以待。德明謂其圖己,點集諸族戎人,謀入河東掠麟、府諸州內屬蕃戶。偵知以報,向敏中請命帥臣鎮之。已而,德明兵不出。

按:謀侵,未侵也。何以書?誅其心也。於是抄掠之計,集議已定,特因事機泄露,聞有備中止耳。書以罪之。

斬渭州叛卒於境上。

渭州戍卒十餘人叛入夏州,德明納之。偵者以告都鈐轄曹瑋,瑋方與客奕,佯怒曰:“我固遣之,汝顯言之,何也?”德明聞,即斬叛者,投其首於境上。

九月,遣使進誓表。

先是,真宗詔許德明毋納靈州,止遣子弟入宿衛,及毋得攻劫西路進奉蕃部,縱有爭競,並取朝廷和約,他約悉除之,然猶不聽回圖往來,禁放青鹽。至是,河西諸羌多請內附,真宗因德明歸順,下詔諭止,令其各守疆場。德明感恩,遣右都押牙劉仁勖奉誓表請藏盟府,且言父有遺命,永無貳心。又言所乞回圖及放青鹽禁,雖宣命未許,然誓立功效,冀為後日賞典也。

按:此西夏進誓表之始。

行牒索降蕃於延。

景德初,綏州蕃部指揮麻結內附,真宗命給府州地居之。德明行牒延,請還本道。朝議以麻結降在進誓表前,諭止之。

按:此西夏行牒之始。

冬十月,複受定難軍節度使,爵西平王。

真宗嘉德明降,授特進、檢校太師兼待中、持節都督夏州諸軍事、行夏州刺史、上柱國,充定難軍節度、夏銀綏宥靜等州管內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爵西平王,食邑六千戶,實封三千戶,又賜推忠保順翊戴亮節功臣號。遣內侍左右班都知張崇貴、太常博士趙湘充旌節官告使,賜襲衣、錦帶、銀鞍勒馬、銀萬兩、絹萬匹、錢三萬貫、茶二萬斤。劉平曰:“趙德明僻守一隅,畏王師問罪,數馳驛奏,願備藩臣。於時朝廷若止棄銀、夏、綏、靜四州,限山為界,則德明遠居漠北,可無後日患矣。乃以靈、宥兩州及山界人戶並授之,山界蕃、漢勁勇善戰,使德明得畜甲治兵,漸滋邊患,此延、環慶、涇原、秦隴諸州終不能弛備也。”

按:此李氏複王爵之始。

責子弟入質,不遣。

詔使數責子弟入質,德明以入質非先世故事,不肯遣。惟獻禦馬二十五匹。散馬七百匹、橐駝三百頭謝恩。

十一月,使請俸賜。

德明使至京師,特請俸予,因市禁物,隱關算為奸利,朝議聽之,自是歲以為常。

十二月,環州降酋蘇尚娘叛,執之。

西界蕃部奔投內地者,德明輒入境追逐,久之不止。乃表言:“臣所管蕃族,近日多投鎮戎軍,蓋曹瑋等招納不已也。今臣已受朝命,乞賜曉諭。”真宗以表示邊臣止之。環州酋蘇尚娘曾禦保吉有勞,屢告夏州機事,授臨州刺史。已,叛投德明。至是,複求內附,部署以聞,廷議以尚娘反複無信,特恐狙詐以誤邊吏,又使德明緣此為辭,不可納也。德明聞,遣兵執尚娘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