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三十六(2 / 3)

紹興二十一年、夏天盛三年春正月,使賀金正旦及生辰。

按:海陵聖節,《金史》不書,非無義也。

秋九月,奉表如金。

金主以上年冬十二月癸卯白虹貫日,詔去尊號。仁孝表請上之。

金使來賀生日。

使臣為經武將軍修起居注蕭彭哥。

按:金使賀生日始此。

冬十二月,以斡道衝為蕃、漢教授。

道衝,先世靈州人,祖從德明遷興州,世掌夏國史職。道衝年五歲以《尚書》中童子舉,長通《五經》,譯《論語注》,作《別義》三十卷,又作《周易卜筮斷》,以國字書之,行於國中。

紹興二十二年、夏天盛四年春正月,使賀金正旦及生辰。

夏使與宋使、高麗使同賜宴。

秋九月,金使來賀生日。

使臣為吏部郎中蕭中立。

紹興二十三年、夏天盛五年春正月,使賀金正旦及生辰。

金主以皇弟兗卒,輟朝,命有司受獻;生辰乃受賀。

夏五月,畏吾兒國來獻。

畏吾兒居伊州外,見夏國日盛,遣使獻方物。

秋九月,金使來賀生日。

使臣為翰林待製謀良虎。

紹興二十四年、夏天盛六年春正月,使賀金正旦及生辰。

金主不豫,不視朝,賜使人就館燕;生辰方受賀。

三月,使賀金遷都。

金主自中京遷都於燕,改燕京為中都府。仁孝使王公佐往賀。

秋九月,請市儒、釋書於金。

仁孝遣使請市儒、釋諸書。金主許之。

按:市書,美舉也。而兼及於釋,則未免惑於異端矣。

紹興二十五年、夏天盛七年春正月,使賀金正旦及生辰。

金主淫暴日甚。仁孝使賀,特遣樞密使、禦史大夫等官為使,以示敬禮。

夏五月朔,日有食之。

越日,大風雨,雷電震壞宮殿鴟尾。仁孝以天變肆赦國中。

附:《金史?交聘表》:貞元三年夏五月,夏遣使謝恩。考是時金無事於夏,不知所謝何恩,《紀》、《傳》不載。

秋九月,賜尚食官阿華銀幣。

仁孝獵於賀蘭原,有駿馬損足,命執治道者戮之。阿華侍側,諫曰:“田獵非人主所宜。今為馬多殺,貴畜賤人,豈可聞於四境乎?”仁孝訝而止。還,以語罔後。後賜銀幣獎之,以愧從臣之不言者。

紹興二十六年、夏天盛八年春正月,使賀金正旦及生辰。

金主自九月廢朝,數月不出。是月庚戌,始複視朝。夏使賀正不得見,生辰使乃得與宋、高麗使同入賀。

夏四月,晉王察哥卒。

察哥為將貪,雖多戰功,時論鄙之。晚年貨賄公行,威福自用。仁孝以其尊,行勿之問。卒年已七十餘,猶姬妾充下陳。有園宅數處,皆攘之民間者,仁孝令悉還其主。

秋七月,彗星見。

丙午出東井,約長一丈,光芒竟尺;癸醜又犯五諸侯。

九月,以任得敬為國相。

晉王察哥在朝,得敬猶知顧忌;及察哥卒,益易仁孝,勢日專橫,政由己出,舉朝側目。

紹興二十七年、夏天盛九年春正月,使賀金正旦及生辰。

金主以大房山山陵禮成,遍賜百官。諸國賀正使至,亦厚賚之。

夏四月,金使來橫賜。

金主遣宿直將軍溫敦斡喝來橫賜,仁孝使樞密都丞旨梁元輔、中書舍人趙衍為館伴。元輔有口才,議論風生,斡喝不能難。使回,稱夏國多才,較昔為盛。

六月,任得敬以弟任得聰為殿前太尉、任得恭為興慶尹。

二人倚勢弄權,請謁賄賂輻湊其門。秘書監王舉劾之,罷官去。

秋九月,金使來賀生日。

使臣為宿直將軍仆散烏裏黑。

紹興二十八年、夏天盛十年春正月,使賀金正旦及生辰。

附:《金史?交聘表》:“正隆三年正月,夏奏告使還,命宣徽使敬嗣暉諭之”,雲雲。考《海陵紀》及《嗣暉傳》,所諭何事,並不詳。

夏五月,立通濟監鑄錢。

自茶山鐵冶入於中國,國中乏鐵,常以青白鹽易陝西大鐵錢為用。及金人據關右,置蘭州等處榷場,若以中國錢貿易,價輒倍增,商人苦之。仁孝乃立通濟監,命監察禦史梁惟忠掌之,鑄“天盛永寶”錢,與金“正隆元寶”錢並用。金主禁之,仁孝再表請,乃許通行。

秋九月,金使來賀生日。

使臣為宿直將軍阿魯保。

紹興二十九年、夏天盛十一年春正月,使賀金正旦及生辰。

夏使與宋諸國使同宴,高麗使臣知樞密院金淳夫與夏使問難,折以禮,乃屈。

三月,金人侵分地。

金人遣兵部尚書蕭恭經畫邊界,頗占夏國分地,爭之,不得。歸宋官李宗閏知之,上書高宗言:“夏人怨金人背盟,奪其分地。誠遣辨士往說之,夏必出兵為我聲援,可藉以圖恢複。”不報。

秋九月,金使來賀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