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跳槽(1 / 3)

我的臨時工生涯

我對現在的工作有一百萬個不滿,可總是缺少勇氣去改變,直到我看了《杜拉拉升職記》,跳槽的念頭才從心底深處浮出水麵。

跳槽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雖然現在的工作我有很多不滿,可當初堅持到這個單位工作,也是我不顧親朋好友眾多反對一意孤行的。如今要放棄,不僅僅是自己在否定自己當初的錯誤,而且麵臨很多實際的困難。

所以,就算有跳槽的想法,要有跳槽的決心也還是很難的。

我,李青兒,行政管理碩士研究生畢業。當初選這個專業,就是聽信撫養我長大的奶奶的話——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一門心思想學習公關管理,將來做個政治家。可研究生畢業時,沒有考上公務員。正好政府某機構招聘項目管理人員,我去應聘上了,自此就做起了政府機構的臨時工。

那時候,政府機構出了問題很少被媒體曝光,臨時工也不是政府失誤的替罪羊。但是必須要解釋一下什麼是臨時工,要解釋這個,就必須知道我國的政府公務員“編製論”,即為了控製國家公務員數量,中央成立了“中編辦”,全稱是“****中央機構編製委員會辦公室”,各級地方政府也有類似機構,隻是有的叫“機構編製辦公室”,有的叫“機構編製委員會”,主要負責對各部門人員、崗位進行了確定,俗稱“定編、定崗、定責”的三定。

可是中國官員的智慧是無窮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編製內的人員,財政撥款支付工資、辦公費用,可他們捧著鐵飯碗,身嬌肉貴,實際工作積極性並不高。於是,編外人員應運而生,即利用機構內的“費用”聘請一批人來做事情,他們的待遇不在財政管轄內,工作內容由領導安排。這些人的存在有N多好處,比如為了謀求“編製”,工作積極性比較高,而這樣高工作積極性之下做出業績隻會算在領導頭上,同時沒有編製,不會對領導的職位產生威脅。

我懷抱著理想,成了臨時工,跟無數臨時工想法一樣,一心想認真工作,謀得一個編製。第一年,我認真報考公務員,分數不錯,入圍麵試,做了一回陪練仍回到原位。但我還是信心滿滿,因為我發現,我所在單位當年招考時,專業、工作年限等各項條件就是按照某位“臨時工”實際情況量身打造的。我也領悟到,原來等到招考信息公布後,再努力複習考試,那已經晚了。第二年,我認真工作,終於算是單位司最高領導知道單位有我這麼個臨時工的地步,可就這樣,要讓單位為了量身打造招考要求,還是遠遠不夠的,我仍然得按照自身條件報了其他的單位,又陪練了一年。

眼看第三年的國考又要來臨,我也在這兒當了兩年半的臨時工,像舊社會童養媳一樣工作,薪水低的可憐,沒有業績,也看不到未來,我越來越羨慕像杜拉拉那樣靠自己的實力一步步提升的職場生活。

順便說一下,做臨時工讓我付出另一個代價是,我沒有北京戶口,臨時工是不解決北京戶口的。我在成為臨時工的同時,也成了北漂,所謂的“賣與帝王家”的夢想讓我連報考北京公務員的資格都沒有。我研究生畢業那年考的北京公務員資格書也隨著時間流逝,無效了。

向杜拉拉學習

單單了解我的臨時工身份,是無法理解我對杜拉拉的崇拜的。沒錯,因為是臨時工,做對了不會有人表揚,沒做錯要背黑鍋,所以我羨慕能夠職場步步高升的杜拉拉。更為重要的是,杜拉拉曾經遇到刁鑽的上司玫瑰,可拉拉能夠忍辱負重完成工作任務,並且獲得上司的上司的認可,最後玫瑰退出,拉拉坐上了玫瑰夢寐以求的職位。這當中,拉拉的認真、堅韌和運氣,讓我羨慕,也激勵著我。

我的上司非常刁鑽,自認為自己非常有才華,做個小小的處長,管三五個人是大大的屈才。所以變著法子,為難我們。我是個簡單的人,實在不能理解這其中的思維。我不會的,他從來不教我;我會的,做的好的,他要雞蛋裏頭挑骨頭;我會的,但是偶爾疏忽做錯了,那更是要上綱上線的指責半天。這些,我都能忍,我最不能忍的,是我不懂的、不會的,虛心請教處長大人的時候,他要麼做不屑一顧狀,偶爾還冷嘲熱諷幾句,撒手不管;要麼就挖一坑,把我往陷井裏頭帶,等到我做錯了,他再出來挽救局麵,還語重心長的教導我做事不要太衝動之類的話。

中國的官員都是老爺大人,等級十分森嚴,我又沒人教導,自然在單位落了個“愣頭青”的形象。我清楚記得,剛上班,處長讓我去複印,可文印室的人沒上班,我隻好沒複印就回來,結果處長說文件非常著急,讓我去機要室複印。我想都沒想就去了,結果,自然是挨了一頓罵,灰溜溜出來。類似的事情不勝枚舉,我頭頂著碩士研究生的名頭,到這兒成了高分無能的典型,始終沒見到有人認可我,也沒見到壓迫我的處長一展其才能的時候,更別說他會因提升無望而辭職之類的。

想一想,杜拉拉也是背負“倔驢”的名聲做職場第一次突破的,如果在一個競爭的企業,我也應該也有守得雲開見月明的一天吧?